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站在世界的视野上,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给今天的中国定位?在世界形势的大局中,把握时代命运,中国应该怎样改革?宪政是一个国家最显著的软实力,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宪政?昨日,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泉城干部大学堂”第十期专题讲座上,包万超讲述了中国宪政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教训,提出以宪法为基础确立当今中国国家底线的观点,以及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国特色宪政体制的愿景。
包万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著有《行政法与社会科学》、《宪法原理》等。中国面临的“七个坎”
纵观全球,包万超分析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西方影响正逐渐衰弱,中国开始深度融入世界。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差距正逐渐缩小,但在文化影响力、引领力方面的软实力却远远落后。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倘若跨不过去便会深陷其中。”包万超认为,目前中国发展面临着七个坎:一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因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生态资源消耗到了一个拐点,亟需转型升级;三是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挑战;四是社会阶层固化将给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冲突和风险;五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六是民众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变革诉求;七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对抗冲突,带来的外交关系考验。
回归宪法坚守国家底线
包万超指出,宪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人民是谁?所有宪法都声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自由、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所以,宪法都规定人权,并且称保护人权是宪法的目的,也是宪法的主要内容。2004年我国宪法修改已经加入了对人权的保护,表明国家的态度,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二,政府是干什么的?政府是人民缔造的,来自人民的同意,是为了更好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除了保护人权没有别的目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民主的政府,是一个讲规则、守法的政府,是一个最有人权意识的,并且保障人权的政府,这是世界的共识,不需要讨论。
回归宪法坚守国家底线,在包万超看来必须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包万超预测,未来是15年中国社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后,对非西方国家将有引领作用;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到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阵营;中国发起文化复兴运动;中国由大一统到多元化的转变;中国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