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工作、考察及旅游的缘故,常年在世界各地往来。最近,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街上,多次看到中国华为和工商银行的巨幅广告,作为国人深感自豪。不过,这样的企业品牌在中国是屈指可数的,因为不多,所以惊奇;因为不易,所以珍惜;因为难得,所以感叹。
其实,这与国人很难拿到诺贝尔奖也有关联。诺贝尔奖说到底是国情、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的另类反映。若与同属亚洲的日本比,则更富启迪。这些启迪和思考主要有三点。
一是日本的社会价值观。日本的科学家及教授社会地位高,收入颇丰,受世人膜拜。列位见过日元上的人物吗?基本都是日本的科学家或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名人头像。日本政府以这样一种直观“功利”的形式,引导着国民的价值观。
日本的科学家及教授收入远远超过影视明星。日本政府每年从GDP总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无偿划拨给科研机构和大学实验经费,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实验室,让他们一心搞学术、做科研、教书育人。由于没什么后顾之忧,能集中精力研发创新,他们自然会有成绩。
而我们这里却大有全民娱乐至死的趋势,是人是鬼都想当明星,都想做人上人,都想赚大钱。甚至一演员都可以毫无愧色地领取国家精神贡献奖。这样的社会风气,无疑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二是社会的环境和氛围。今年上半年,我又去日本考察,有幸碰到一个网约车司机,是20多年前移民日本的华人。谈及自己的经历,他感慨说,无论是做打工仔,还是如今做出租车公司老板,这些年既没有被日本本土的人鄙视过,也未曾被追捧和羡慕。大家都尊重彼此,踏实做事。
反观我们这里,嫌贫爱富几乎成文化规则。总体来看,低调的少,炫耀的多;实事求是的少,夸大其词的多;平易近人的少,趾高气扬的多。不少人想一夜暴富,却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以至于有人发自肺腑喊出“宁愿在马宝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如此环境和氛围,焉能产生踏实进取、创新创造、夺取诺奖的丰厚土壤?
社会如此,企业又如何呢?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岁。刨除其他因素不谈,我们到底有多少企业主是专注于做真正的品牌而不是千方百计赚快钱?
三是日本社会“活到老学到老”蔚然成风。从幼稚园到研究员,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官员,都喜欢看书学习。比较中日国民年读书量,我们年均不超过5本,日本是年均超过40本。当然我们也在读,“读”手机、玩抖音、打游戏、搞娱乐、追鸡汤文,等等,就是难得看书。不学习的群体数量庞大,焉能产生爱学习、能创新的更多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