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CPI上涨、股票大跌、压力指数飙升、情感缺失、能源紧缺的时代,生活被工作异化是“快中国”付出的一种代价。几乎每个中国都在拼命工作,甚至自愿加班。中国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来自焦虑-----对于失业的焦虑,对于生存压力的焦虑。“有学者认为中国已进入M型社会,中产阶级减少,”穷忙“与“富闲”族群分别增加,”穷忙族“为了养家活口,没有时间投资自己,变成恶性循环,最终丧失斗志。导致”穷忙族“的结构性危机的真正原因:“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体制性缺陷,导致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在发出”洗把脸重新开始“的豪言壮语前,”穷忙族“先遭遇了十面埋伏:就业竞争压力大、福利保障未健全、带来庞大压力与资源紧缺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个社会还需要时间,找到一个脑力与体力的价值平衡点、一种个人的透明上升渠道、一个积极的多元文化、一个人人公平参与财富分配的机会轮船。这是外在因素。心态也是创造力,生活也是生产力。生活方式多元化,能促进经济,一个中等规模的族群足以支撑起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生存利基:一旦工作没有愉悦感,缺乏有效的生活调节,很难想象人们可以为GDP贡献多少创意经济的份额。生活需自我救赎。不能做到大隐隐于市,至少做到大隐隐于心。卡奴或房奴从沦为“奴隶”的那一刻起,也获得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其实可以不抱怨:SOHO族和御宅族互为反义词,一个在家工作,一个在家不工作,都在逃避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实可以活得更开朗----去学习更积极的生活方式吧,忙碌,只是偷懒的一种形式,那是因为你懒得思考自己的行动。穷忙族最大的损失是生活,最可怕的损失是理想。一位工作狂朋友说”天空即使没有人感谢,还是永远留在那里。虽然没有做常人认为了不起的工作,虽然工作是微不足道,但我们仍然想看着天空。为了记住它,为了不不再迷茫。“产生“穷忙族”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令个人生存压力增加,盲从、攀比心理滋生、欲望膨胀和个人期待值过高;不合理社会结构,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使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形成”M型社会“;加上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等原因,最终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穷忙族“的队列中。有调查显示,”穷忙族“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首要原因是社会压力过大,竞争激烈(60.9%);其后原因依次是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职业规划(48.9%);起点太低机会太少(39.5%);太急于求成\反尔容易受挫(26%);盲从\随大流(24.5%);耐心不够(18\8%).而要摆脱"穷忙"需要积极充电,增强竞争力(55.7%);调整好心态,适时进行工作减压(50.4%);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46.5%);主动去适应社会(39%);社会不应该过于强调竞争(12.6%).中国的大学生可能是世界上人数最的穷忙族,否则不至于有人甘愿以免费试用一年的代价争取一份口粮,连穷忙都变成抢手的权利,混得好点的人也觉得前途不保险,思索得最多的问题是明天该往哪儿跳槽,速度和这个国家的发展一样快。没办法,这个国家的生态是这样的。我们没那么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容纳大量的大学生,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是靠低层次的制造业撑着。“快中国”还没有走到创意立国的时候,“世界工厂”靠规模取胜,而非技术。另外一边,更多的企业在努力减少正式员工的名额,找工、签约、派遣等非正式员工的编制越发庞大,珠三角的企业正在群体策划搬家到浙江去,理由层出不穷。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德国汽车业也走过这条路,尽管产业越来越赚钱,但总雇用的正式员工数量却逐年下降,只不过,这种作业方式现在传到了亚洲,中国和越南正在积极采用它。1998看德国穷忙族占全国在职人员数量的3。9%但根据最新统计,德国穷忙族现在已增加至7。4%,西欧各国的情况差不多,就算富得流油的瑞士也有近几30万穷忙人士。富者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靠技术和版税吃饭,穷者留在机械劳动时代,靠一丝不苟的态度处理庶务性工作,以求能够挣满工分。不同工种的待遇差异就像社会的贫富悬殊一样,把人分别扔在两极。台湾《商业周刊》给出了一系列教人如何摆脱穷忙的方案,从闲暇时考证照,念EMBA,到学习投资应有尽有,活脱脱一部创富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