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复思,陈复思讲师,陈复思联系方式,陈复思培训师-【讲师网】
研究中国传统识人学数十年
51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陈复思:孫子兵法講演提綱
2016-01-20 39464
經 綸 書 院 https://www.omma.com.tw e-mail:bartelby@ms58.hinet.net 孫子兵法演講提綱 一. 前言: 二. 孫子兵法的實用性 三. 孫子兵法的科學性 四. 孫子兵法的哲學性 一.前言: 孫子兵法一書所歸納的戰爭原理、原則及其應用方法,歷經2000多年的考驗歷久彌新,足譽為舉世無雙謀略聖經。原文13篇,總計萬餘字,雖言簡意骸,然其內容實包羅萬象,是以後人之詮釋汗牛充棟,然多偏離原義,或是一鱗半爪,任意截取套用,有違孫武先生本旨,徒令人浩歎。因此本人不揣淺陋,恪遵孫子原文本義講演,探討其系統化思想,並參酌當代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輔助科學及民主法治社會應遵循的制約,與以新的詮釋,並建立運用模式,供學員研習和應用,俾契合當前社會之需求。 [一].孫子兵法歷史沿革: 孫子兵法一書作者­–孫武,生於公元前672年,中國春秋末期齊國人,後來到了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圖強爭霸,並和伍員–即伍子胥隨同吳王率兵攻楚,潛行千餘里,迂迴到楚國東北部,五戰五勝,以三萬人破楚二十萬眾。史記載:“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世傳孫臏,生於孫武百餘年後阿鄄之間–今山東省濮縣境,亦是孫武後世子孫,嘗學兵法於鬼谷子。爾後,因同窗龐涓妒嫉其才,以法斷其兩足而鯨之,欲隱勿現。最終,以減灶術誘敵深入。殲滅魏將龐涓于狹道馬陵。 [二].研習孫子兵法的效用 由於孫子兵法理論系統相當完整,而且其內容涵蓋範圍週延,是以該書享譽中外、流行海內數什餘國,足以博大精深稱之。因此聞知者, 一者可以引為終生事業佈局的圭臬,藉來完善生涯規劃,立足於不敗之境地。{規範作用} 其次,可以作為檢證個人行為缺失的準則,即時明確指正思維的盲點及其缺失所在,以達到亡羊補牢的目的,免蹈覆轍。{檢證作用} 最後,自有人類社會存在以來,即充斥者各種不同的矛盾—在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及敵我之間;甚且在自我思維間—也存有選擇取捨{魚與熊掌}、輕重緩急{時空差別選擇}的矛盾衝突;因而孫子兵法的原理原則,也能提供解決所有一切矛盾的適當方法,用來化解矛盾於無形之中,兵法所謂勝於無形、中醫養生學所謂上醫治未病,如同近代人人提倡預防醫學是一樣的作用。{預防作用} 二.孫子兵法的實用性 若乎一門學問理論論述周延而且完整,然而偏離了事實真相的依據,將會造成能知而不能行的窘境,所謂紙上談兵也,如同當今之圍棋、象棋賽局理論者一般。若係一員戰將屢戰皆勝,然而無法形諸文字,空有實戰經驗,無能就其經歷檢討利弊得失,供後人研習借鏡,亦不足取也。然而孫子兵法所立論的各種原則、權宜之計、轉化變動性等等策略,都是能知能行的實學,和背離事實的紙上談兵論戰或是無法形成普遍原則的各別實戰經驗,是迥然不同的。 [一].孫子兵法的基本原則 1.計畫原則—也就是現代國家安全政策 人類社會長期演進以來,歷經無數失敗經驗後,歸納出某些經驗法則,作為往後行事的準則,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其中計畫原則是最有意義的,能夠將人類有形的人力、物力和無形的意志力、配合天時、地利和氣候、氣象及環境等等因素作出合理有效的投放,俾發揮其最大的效用,用來達到備戰、應戰、止戰的目的。因此始計篇略以“政治上須要取得人民的認同、宇宙間大自然規律及其環境的瞭解和依循、領導幹員的品德和管理能力的界定、管理組織、紀律、官箴及軍備補給種種必備條件的完善等等,作為平時備戰的準責。 始計第一:{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2.求己原則—也就是實力原則 資本主義社會崇尚人脈關係,用來建立銷售商品渠道或是或是資金融通來源,雖然有其必要和特種功能,但是決定與否往往操之在他人,易於陷入身不由己的窘境,正如春秋繁露所載:【虛內務,事外豪】。由於孫武先生的高瞻遠囑,踏實務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實力,依靠實力、時時壯大自身實力,才能有效調動、發揮實力,在尋求對手的缺失戰機中,一舉擊敗敵人;絕不怨天尤人,遭他人宰制或是受外在條件制約而影響己身戰鬪力。 軍形第四:{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 九變第八:{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3.主動原則—也就是積極原則 人類面對天災人禍的的場景,往往是被動式的逆來順受、樂天知命的順應或是消極的逃避,放肆外在力量的侵襲、蹂躪。然而孫武先生除堅決主張預防性的應變措施外,更進一步積極的要求面向敵人的攻擊外,並且主動採取攻勢進逼敵人缺失所在,致使敵人陷於被動情勢和地位,藉以掌握戰爭、並扭轉戰局反敗為勝。 虛實第六:{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4.迅速原則—反之就是消耗戰遲滯原則 由於兵凶戰危,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民族生死存亡。因此需要動員、統合全民的人力、物力投入戰爭,必然導致國力耗費,若係戰爭時日拖延遲久,將使人民財產及國庫財源枯竭,以致於經濟破產,致使軍事戰鬥力潰散。其間若有第三敵對國乘虛而入,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雖然有謀士、戰將也是難以善其後的。是以孫武先生深思熟慮將戰爭和經濟因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主張應即時掌握戰機,迅速解決戰爭的衝突矛盾,避免曠日遲久,耗費國家資源,以保全國家實力;然而在遭受侵略的一方,反之則以堅壁清野的遲久戰,以時間、空間縱深的拉長戰局,藉以消耗敵人戰力,達成扭轉劣勢、反敗為勝的目的。二次大戰期間蘇、德在列寧格勒的保衛戰是最好例子。 作戰第二:{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二].孫子兵法的轉化變動關係 鑒於時間、空間、人事間的流轉、變動,以致影響戰場敵我雙方情勢瞬息萬變,常人是難以察覺到的,然而經由孫武先生的聰明睿智,逐一的洞察顯現出來,足以將戰爭所充滿的變數考量清楚,避免影響戰局或是藉以破解對方的格局,用來增強己方優勢或是藉以扭轉劣局,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 虛實第六:【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A.物質的變化 1.量變 藉由攻擊、防禦的主被動地位的差異,將敵方部隊數量分化、切割,達到量變的目的。 虛實第六:【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2.質變 經由野戰部隊的行軍速度、攻擊能力在運動加速度衝擊敵人的守備,用來達到破壞力質變的目的。 兵勢第五:【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擊,至于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 B.人格的變化 1.環境因素 在作戰環境移動中,迫使士兵的人格產生變化、融合,達致併氣、積力奮戰不懈,死裡求生唯一選項。 九地第十一:【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鬪。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精神因素 由於傑出軍隊領導人,若能以平等心待人,將會取得士卒的認同,達到同心協力的領導作用;若再以同理心的感受激勵士卒,更足以達致同仇敵愾,將士用命報效疆場。 地形第十:【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C.思維的轉化 一般人的習慣性思潮,往往是立足於個人立場、單方、主觀、絕對並且是先入為主的片面觀點,無法洞察客觀事情原貌和其發展始末,將會誤導戰事的評鑑及其決策,背離客觀戰爭發展規律。因此孫武先生將思維的盲點,引用辯證的思考方法,使影響戰事的變數和其發展規律,更加清晰呈現,避免因思考瑕疵或偏頗而招致失誤。 1.正反兩難辯證 戰事的的發生、進展及其終結,固有其利益存在的一面,然而也附帶其害處的一面,孫武先生以正、反、合辯證的方法,反覆論述戰事發展利弊得失,俾作成最佳的選擇,達成趨吉避凶的目的。譬如:美軍對伊拉克海灣戰爭的發動,固然是為了壟斷石油經濟利益,但是要維護傀儡政權所造成人員傷亡和龐大軍費支出及引發穆斯林宗教團體仇恨,將會因而付出重大代價的。 九變第八:【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2.對立轉化戰事的發展,雖然有正、反兩面不同的向度,形成相互制約的規律,然而也附帶產生促進的動力,如同五形相剋、相生的規律一般,也是辯證循環發展的。譬如:戰爭的對峙,足以凝聚渙散民心,並提升科 科技能力及其生產力 兵勢第五:【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亂生于治,怯生予勇,弱生于強。】 [三].孫子兵法的權宜之計 孫子兵法除概括論述有關戰事的基本原理、原則外,同時也對各別的情況,提出有用的應變措施。 1. .欺敵、擾敵 敵對雙方在平時就積極的收集情資和利用不同管道刺探軍情,開展間諜信息戰,作為瞬息萬變戰機的研判依據。因此製造假情資或是編排假象欺騙敵人,是敵方產生誤解、誤判等陷於錯誤情況,相對我方是有利的地位。或者是刺探出敵方的弱點及其缺失所在,擴大其缺失或是攻擊其弱處,藉以達到間接消耗敵對戰力的目的。 始計第一:【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2. 因材施策 軍隊的領導的見識和才幹,影響該部隊的前途甚鉅,故有一將難求之嘆,孫子兵法始計篇並載明:{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因此將依據敵軍將領的人格特性,因材施策,採行不同的待遇,俾克敵制勝。譬如:明末崇貞年間將領洪承疇在遼寧戰敗被俘,經後金誘降後,領清兵入關一事。 九變第八:【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 3. 因地制宜 由於戰機瞬息萬變,因此軍隊轉戰各地,四處的地形、地物和部隊間形成不同的利害關係,所以必要採行因地制宜的策略,以合乎行軍作戰有利因素及其條件,達到作戰勝利的要求。 九地第十一:【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三.孫子兵法的科學性 由於孫子兵法一書,創作於距今2700年前古代社會,科技的水準遠不及當今昌明,致生懷疑該書能否符合現代的需求,經由孫武先生理性思維和科學的剖析有關戰爭的特質及內容,其符合顛撲不破的科學精神是不容置疑的。 [一].理性思維 凡是理性的思考,應就事論事的探究事情的本末,並因此提出合理有效的對策或是應變措施,絕不受個人情緒、感情好惡的影響,才是不受個人意志影響的客觀規律。同時要探求事情真相了解敵情,必須實事求是,不可以經由祈禱鬼神來得到,也不可以用近似的事情來做類比推測,更不可以仰觀日月星辰等天體運的軌跡來附繪驗證,必須經由人的親身聽聞體驗來知道實情,才合乎理性。 火攻第十二:【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用間第十三:【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始計第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二].全知原則 由於戰爭所聯繫的關係及其相關內容非常複雜,必需將有關變數掌握清楚,方能算無餘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軍形第四篇【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地形第十【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A. 知己的方法 五項攸關戰爭勝敗基本要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軍事領導人沒有不知曉的,能夠深入理解該道理的人,就會獲得勝利;反之,若是不明瞭其道理,則將會招致失的。並且還要進一步考核比較,雙方所擁有優劣條件,並且要探索戰事勝負的實際情勢。考核比較範疇如下:那一方國家領導人政權比較獲得人民的認同? 那一方軍事領導統帥比較有才幹? 就天時地利來評估,對那一方軍事行動較為有利?就國家的法律和命令施行的有效性來評估,那一方實行較為貫徹有效? 就有形的武力裝備而評估, 那一方武力裝備較為精良?就士兵的戰技而評估, 那一方迅速較為嫻熟?就賞功和罰罪的公平性來評估, 那一方較為公正嚴明?我們依據這些項目的評估核算,就足以瞭解誰勝誰敗了。 始計第一【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B.知彼的方法:情報訊息戰 明智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所以能夠作為而且勝券在握,成功超出一般人的,在於事先了解情況的緣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以經由祈禱鬼神來得到,也不可以用近似的事情來做類比推測,更不可以仰觀日月星辰等天體運的軌跡來附繪驗證,必須經由人的親身聽聞體驗來知道實情。因此使用間諜,有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等五種方式,五種間諜同時提供敵方訊息,致使敵人莫測高深。這種神奇的技巧,是國君最珍貴的法寶。 用間第十三【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 C.知天的方法:軍事氣象學. 天的內容,是指時光晝夜、天氣的陰晴、氣候的寒冷或者是暑熱、時令運行的規律。 時機是指氣候乾燥的時候;時間是指月亮行經箕、壁、翼、軫四個星宿的時候。凡是月亮經過這四個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白晝的風刮得久,夜間的風容易停歇。 始計第一【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火攻第十二【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璧、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晝風久,夜風止。】 D.知地的方法:軍事地形學、航照圖 地的內容,是指距離是遠還是近、路況是障礙難行的或者是平坦容易通行的地形、路肩是開闊的還是狹窄的、路徑是能進能出的活通道或者是能進難逃的死路等等及各式各樣地形的分類暨其應變策略。 始計第一篇【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地形第十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九地第十一【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氾地”,有“圍地”,有“死地”。】 行軍第九篇【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隄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三].全局判斷 軍事行動的依據,除五事、七計淨國力評估外,並且要遵照一時一地的各別情況,作出隨機應變的措施和判斷。 九變第八【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地形第四段:【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謀攻第三段: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四.孫子兵法的哲學性 哲學所給予人的是一些整體性的指示,也就是說,哲學要我們以批評的態度審查我們所信所知的一切是否真確、明晰與可靠,並對我們的知識加以分類,因為我們的知識分成好幾種。哲學與各學科的關係是督導和審查的。 [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襲明:{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其要義在闡明:善於行事的人,無為自然,不著痕跡;善於言辭的人,沉默寡言,言語無失;善於謀略的人,無心做作,水到渠成。是以孫武先生以道法自然的哲學原則,將軍隊佈署虛實最高境界,會達到沒有形跡的地步。軍事佈署虛實沒有外露的跡象,即便是潛伏在我軍最隱密的間諜,也無能窺探底細,就是有才識而深明事理的敵人,也無能出謀畫策。 虛實第六:【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于無窮。】 [二].法自然—順水推舟 孫子兵法以實力原則作為國家安全政策的主軸,平時就要積極備戰,儲備國防、外交、經濟等等有形實力和民心、士氣等無形戰力,企求先立足於不敗之地。爾後,在雙方對峙、交戰過程中,尋求對方的缺失、破綻,使用最低成本、代價一舉擊敗敵人。 軍形第四:【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三].全存思想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行為,也是不可調和矛盾衝突大破壞行為,交戰的經濟毀損和人員傷亡都是非常鉅大的,是文明的倒退的現象。因此避免或是減少戰爭的危害,以便復原戰爭的創傷,是愛惜物力、悲天憫人一種遠見高貴情操,孫武先生的真知灼見,足以震古鑠今。 謀攻第三:【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宁波站 nb.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