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分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可能导致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更重要的,它导致学校忘记了教育的真正目标,忘记了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当教育机构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它们就可能会丧失自己的理想,忘记自己的使命;当广大教师成为对付高考的工具,他们也就难以唤起内心那种崇高和神圣的感情,进而会出现各种可怕的失德现象。
教师节早上看新闻,头条就是“教师节,师德问题成焦点”。先是感到愕然,后是感到羞愧。毕竟自己是教师中的一员,这种新闻让我的
职业自豪感受到挫折,我从自尊心上受不了。层出不穷的校园性侵案、幼师虐童案以及各种高教界丑闻……叫人不得不追问:教师失德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表面看来,可能与教师管理松懈、队伍鱼龙混杂、人员素质下降等有关。然而,从深层看,可以说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当前整个中国教育体制在管理思路上存在问题。
追求统一摧毁行业精神
首先,必须认识到,一些教师失德的现象,反映出教师们的精神世界出了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校按照一套统一、固定的模式来管理,尤其是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各省高考自主命题、一些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推进,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仍不乐观,教育工作者的自主权仍非常有限。本来,对人的教育是一门最艰难的学问,依赖于人们不断的探索,需要教育家无私的奉献。为此,必须给教育工作者足够的探索空间,允许他们在实践中根据各自的情况总结、摸索和创新教育方式。然而,多年来,教育探索的空间几乎被全部堵死。以升学率为指挥棒,任何教育工作者如果偏离既定框架,就会遭到各种形式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方面都学会了应付上级、明哲保身;另一方面,由于丧失了改革的热情和探索的积极性,一些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也日渐失去了神圣感。教育部门天天在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落实到一些教育工作者身上,其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既然对教育的神圣信念丧失,物质利益、个人名位等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些教育工作者精神世界的中心。行业精神的丧失,不仅使人的创造力窒息,也易使人变成财色的奴隶,于是各种素质低下的事都可能发生。这是目前出现一些中小学校长老师对儿童性侵、虐待事件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听到一件事:一所中学开设了
国学课程,经过几年摸索,发现这些课程不但不使学生感到负担加重,反而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教育局领导检查工作后认为,这类课程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范围,不应受鼓励。为避免将来惹麻烦,领导“好心地”规劝学校将它们停掉了。在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类似这样大胆的教育改革探索,很容易被视为异端而取消。从这个角度讲,倒是民办机构在教育改革方面胆子更大,成果更多。但由于政策限制、经费不足、家长不支持等因素,目前总体而言,中国的民办中小学教育还不足以对教育体系构成重要补充。
从长远看,有计划、有选择地支持一批民办中小学,使之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教育行业的生力军,无疑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在政策上对中小学的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构成、教育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当然,考虑到中国目前公办教育占绝对优势的现实,改革体制内的教育模式才最为迫切。但无论学校处于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改革目标都应当是一致的,即给人们提供一定的教育探索空间,让中国出现一批真正的教育家,建立不同的教育模式,让教育作为一个行业的独立精神和价值理想建立起来。这方面,我认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文理分科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中国是全世界实行文理分科教育的极少国家之一。文理分科的缺陷再明确不过,无须多言。多年来,教育部虽然一再强调学科融合,地方上也曾有过一些尝试,但始终未能拿出真正有效的办法。其实我们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即可发现,要取消文理分科很容易。开放所有重要课程作为高考“选考”课目,限定每位考生的最低高考课目数量,就非常可行。与此同时,要鼓励一部分师资条件具备的中学探索、完善一些新的课目,比如
国学、音乐、绘画、特殊语种等,都可作为高考的备选课目。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发挥自身特长、各取所需地发展自身。为避免增加学生负担,只要限制每位考生的参考课目数量即可。
二、对具体的课程,教育部可学习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地的做法,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规定详细的知识点,但不要指定统一教材。这绝不是说各所学校可随意自编教材,而是指在保证知识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同一门课程要允许大家选择不同的教材。教材编写应发挥社会力量,由各出版社或教育研究机构组织编写和出版。这样才能给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提供空间。对文科类课程,一定要注重客观性、合理性,不要把政治教育与文科教育相混淆。我们的真正目标是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完善自身的人格,确立做人的信念,不能把国家需要或政治需要凌驾于这些目标之上。
应试教育使人丧失信念
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另一致命弱点,就是应试教育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这违背了全面发展的宗旨。如今,无数中小学校都在围绕升学率指挥棒旋转,高考成绩几乎成为衡量中学领导、老师甚至地方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然而考分高不等于能力强,更不等于潜力大。以考分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可能导致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更重要的,它导致学校忘记了教育的真正目标,忘记了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当教育机构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它们就可能会丧失自己的理想,忘记自己的使命;当广大教师成为对付高考的工具,他们也就难以唤起内心那种崇高和神圣的感情,进而会出现各种可怕的失德现象。
以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在高等教育中同样广泛存在。某大学多年来管理学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每学期及学年结束,均及时发布每一位同学各门课总成绩在全班、全年级及全系的排名。以此为准决定该生能否得到奖学金,能否免试读研,能否出国做交换生,能否找到好工作……据说学校根据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及具体成绩,采取了一套精密的总成绩计算方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甚至四位数字。有时一位同学能否获得奖学金,由小数点后好几位数字上的细微差异决定。
应试教育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把学生当成解题的工具,无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空间等。从课程设计看,目前中国大学里的许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课程,以运算、解题为主,其特点是技能训练,对思想灵感的培养、个人兴趣的激发、内在潜能的挖掘和独立意识的树立等,都不在大多数课程的任务之列。一位大学生告诉我,在物理学课上,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那些科学家的灵感是如何闪现的,为什么能闪现。然而,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永远是只告诉学生结论,不给出相关的背景;只教人运算,不教人思考。
这套管理方式的结果,是大学生在成绩上的急功近利。在平时,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程作业的沉重
压力下过着紧张的生活。很多学生抱怨,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上大学后依然摆脱不了书山题海的巨大
压力,不能真正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发展自身潜能。
这套管理方式同样摧毁着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信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了运算工具,丧失了创造性思维。既然不能用内在兴趣和精神境界来激发学生,他们只有以各种利益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使教师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难以摆脱庸俗之气。
必须严肃、彻底地反思今日中国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应试压倒一切、考分决定一切的可悲局面。高考确实需要,成绩确实重要,但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能压倒一切的最高需要。从这个最高宗旨出发,我们不能再看着优秀的人才被扼杀,更多学校沦为考试机器,更多教育工作者丧失精神信念。
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们看到的教师失德现象,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看,一些教师失德,并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大环境普遍问题的一个表现。
(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