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夫妻店,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一间店面狭窄、装修简单的街头小铺,极少人能够将其与“豪华气派”的上市公司对应起来。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创业板的推出彻底改变了夫妻店在人们头脑中的“狭小”形象。在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中,夫妻店占据了8个席位,高达28.6%。 作为家族企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夫妻店这种组织形式在企业初创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诚如内部信任体系牢靠、沟通成本低、市场反应速度快等等。客观地说,夫妻店并不必然与治理水平低下划等号,但作为一个公众化的上市公司,夫妻店在治理架构上的缺陷还是不容小觑的。至少在外人看来,夫妻组合多少有点不靠谱。 与其他企业形式相比,夫妻控制的企业更加集权化,“一言堂”特征明显,企业家与外部投资人之间的信息更加不对称。无疑,不规范的信息势必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多投资者看来,这种“一股独大”的夫妻上市公司是滋生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的最佳温床。公开资料显示,一些夫妻控制了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夫妻之间的关联交易无疑让中小投资者提心吊胆。 退一步说,即便是很多夫妻店一清二白,也会受到来自广大投资者的质疑。2003年,置信电气登陆资本市场时一再强调自己是一家规范运作的现代化企业,但夫妻店的性质还是让很多中小投资者忐忑不安。毕竟在那个年代夫妻店在上市公司中还是屈指可数的。 投资者的忧虑并非全无道理,在12家“准退市”创业板公司中,夫妻店宝德股份的业绩“变脸”程度最为突出,这也许只是巧合。在上市前后,就有股民拿“夫妻店”说事,怀疑宝德股份存在“无形资产超限出资”问题。 与“如胶似漆”的和睦夫妻关系相比,“富贵临头各自飞”的夫妻组合同样是投资者的一大心病。在巨大的财富诱惑面前,脆弱的婚姻可谓不堪一击。攀上土豆网、赶集网、真功夫三家准上市公司夫妻店,今日资本可谓魔鬼附身,媳妇告老公引发的闹剧无疑让VC界“女杀手”徐新叫苦不迭。 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看,在“家庭决策”与“家庭管理”相交织的夫妻店氛围中,纵然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看上去完美的机构,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还是很难派上用场。在很大程度上,职业经理人潜能的发挥取决于公司授权体系的合理性和决策机制的有效性,有名无权会迫使职业经理人陷入“想管”而“不敢管”的尴尬境地。 夫妻店的优势在于“精打细算”的有效管理。但对于成熟的公众公司而言,“管理”必须让位于“治理”。此时,商业模式、决策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问题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这显然是许多创业夫妻所不擅长的。 改变夫妻店在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眼中的“家庭”形象,弥补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决策机制、约束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尚需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模式的日益成熟,单靠夫妻两人的智慧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夫妻决策”和“经理人经营”相分离的机制不可或缺,如夫妻一方退出主要管理职务,增加独立董事在四个职能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中的席位等等。 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守业不如二次创业。而公众公司的创业法则显然与非上市公司的创业法则大相径庭,“拼体力”的资产运作必须让位给“拼脑力”的资本运作。 将企业命运寄托在和睦的夫妻关系上显然是不妥当的,尤其是在婚外情蔓延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于其他关系,夫妻关系破裂导致的财产分割极有可能会直接危及企业控制权等重大问题,给竞争对手、恶意收购者以可乘之机。 处理夫妻小家利益与企业大家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必须尊重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者身份和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决策与管理的关系。如此,即便是夫妻关系发生纠葛,也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实现企业良性运作,唯此才能保证企业财产的“私有性”。当然,建立职业经理人的有效监管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毕竟,黄光裕和陈晓的国美控股权之争还历历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