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有坐相
一般情况下,人都习惯将身体四周的空间视为自己所专用,由于这种心理作用,这种空间一旦受到侵犯,就会感到不安,这种空间即称为身体领域。通常,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与空间距离成正比。美国心理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分为4个空间领域:第一是“亲交域”:能感觉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保持40~50厘米的距离;第二是“个人域”:接触到对方,但闻不见味道,保持50~120厘米的距离;第三是“社会域”:说话的声音能使对方听到,同时也能让四周人听到,保持2.7~3.6米的距离;第四是“公共域”:像演讲等对大众说话的场合,保持3.6米以上的距离。据此标准,就能衡量自己与别人的心理距离,如对方与你并不太亲近,而他进入了50厘米范围,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后退,或双臂交叉,采取保护自己的防卫姿势。
坐姿本身就是一种身体语言,坐姿是否优美是印象的重要因素,就座习惯则能体现出落座的人有无教养。通常坐姿要端正,舒适自然。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以免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
总喜欢张开两腿坐着的男人,很可能是从小被娇宠惯了。自以为比他人优越、自高自大的性格,迟早会给他带来麻烦。有一些人坐稳后两腿张开、姿态懒散,这些人通常都比较胖,这类人属于豪言壮语型,头脑中想的事情经常是被夸大。他们平常都是笑容可掬,最喜欢和人接触,而他们的人缘也确实颇佳。还有一些人坐着的时候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大腿内侧。这类人通常比较古板,性情自我、固执,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便知道别人说的是对的,也不肯低下自己的脑袋。而二腿并拢的古板坐姿之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凡事都想做得尽善尽美。他们爱夸夸其谈,而缺乏求实的精神,做事缺乏耐心,哪怕只是短短十分钟的会议,他们也会显得极度厌烦。所以,在现实中,他们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
另外,有的人习惯猛然坐下,有的人则慢慢坐下,也有的人会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前部,还有的人将身体深陷坐下,此等行为分别表明了各人的心理状态。
猛然坐下的人,说明他在隐藏内心的不安。采用此种坐姿的人,在他坐下来以后,往往会表现出心绪不宁、不时地移动屁股或者始终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由此,我们便可看出他的真正心绪。
对于那种舒适地深陷在座位中的人,他的坐态在向他人表示着自己的心理优势。采用这种坐姿的人,很难一下子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这说明,他对面的人不会给他造成威胁,自己不必过分紧张,也不需要担忧对方会侵犯自己,并且有充分的自信心来统御对方。所以深陷在座位中的坐态,即向人发出了“优越感”的信号。
相反,那些浅坐在椅子上的人,那些只坐半个屁股的人,他们无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居于心理劣势,而且缺乏精神上的安全感。在对方面前,他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也有这种情况,他的屁股浅浅地坐在椅子的边缘,手肘搁在大腿上,双手松弛地悬垂着。采用这种坐姿的人,表现出一种好奇心,他们对正在谈的问题很有兴趣。
总之,深坐的人潜意识中希望自己居高临下,有一种强烈的控制欲;而浅坐的人,潜意识中会表现出一种服从对方的心理来。
站有站相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个人的坐姿、站相,和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不管后天再怎么修正,还是会多少保留从小养成的习惯。许多研究表明,符合社会期望的站姿(如挺拔、优雅、符合性别等),不用开口就能有效折服对方。如何站得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精神,对职场人士来说是必备的日常训练,千万不能疏忽。
大于肩宽的站姿。表现出自主性强,有话直说,富有正义感,但也比较主观,有些顽固。面对这种类型的人,不需要太过拘束,只要你能确实说明让他们帮助你的理由,他们就会不自主地说服自己。
等于或小于肩宽的站姿。表现为奉公守法、责任感强,乐观开朗,很有耐心和毅力,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他们也很能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们打交道时可以先引起他们的好奇。因为他们对于能被大众接受的东西很有兴趣,主要是不希望和社会脱节。
立正的站姿。表现出略带点神经质,凡事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警觉性高,不轻信他人。不常向人表露真实情感和情绪,简单来说是属于城府较深的类型。与他们接触的技巧为:微笑并以请求的口吻对他说:“我今天已经被拒绝几十次了,您是我最后的希望。”直接而充满期待的要求,通常能让他们放下防卫姿态。
双腿并拢,两脚掌放置成“丁”字型。这种人个性复杂多变,对自己信任的人推心置腹,对陌生人则拒于千里之外,知心朋友少,在事业上也因此常遇到阻碍。和这种类型的人接触,若能经由介绍认识,达成目标的效率至少会提升至七成以上。
重心偏重在后脚上,身体也因此向后偏。这种人一般诚实可靠,说一是一,人际关系良好,也喜欢交朋友,平常总是为别人的事情奔波。他们对人有很强的信任度,后续拜访几次,他们多半就将你列入好友名单之中。
吃相反映人的教养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吃相会反映出他修养和心性,一个贪婪的人往往不知节制,而一个莽撞急躁的人往往狼吞虎咽。因此,古人相信通过约束、规范吃的礼仪,可以由内而外地提升人的情操。周礼中,很多内容都和吃有关。从祭祀大典到殡葬仪式,从婚礼喜筵到朝聘大礼,到处都能看到对“吃”的规范,这规范从吃的内容,到吃的次序,细细密密,无所不包。注重吃之礼,在孔子看来不只和个人的修养有关。儒家常说“修身、治国、平天下”,“怎样吃”是修身的一部分,而修身之道又和治国、平天下是相通的。
因此,中国人喜欢以“吃相”看人。吃相,指吃喝时的姿态和样子。好的吃相:第一要严记七分饱;第二,只拣眼前的菜吃,歪着身子撑着筷子夹菜不可取,给人“抢菜”的感觉;第三,用餐时,嘴中有食物请勿说话,否则菜屑从口中喷出很失礼;第四手里拿着筷子,如果想盛汤先将筷子放下再拿起汤勺,不要拿了筷子又拿汤勺,所有器皿一手握,那样感觉会“很土气”。最后,所有的食屑,碎骨,应当放在骨碟里,直接丢在餐桌下或丢在桌旁都是很难看的,如果没有骨碟可以用纸巾铺垫代替。好的吃相,代表良好教育背景,观察“吃相”是考察教养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吃”是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家教。所以“吃相”,有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指进食的样子,而是指做事做人的漂亮与否。
从吃相当中还能看出人的性格特征。
A.来者不拒型:这类人对食物不选择,代表个性随和,不拘小节,生命力旺盛,多才多艺,可以同时应付多种工作。
B.吃完一种食物再吃另一种:这种进食习惯显示这类人极富心机,对每一件事都极为专注,不会忽略某人或某事的细微末节。
C.将食物分割成若干小块逐一食用:这类人小心而谨慎,做任何事都很细致;但有时难免流于保守和顽固,善处守势,不习惯采取攻势。
D.仔细咀嚼型:这类人进食速度缓慢,会细细咀嚼品尝,办事态度周详、严谨,无把握的事绝不做,爱挑剔,对人有时过于冷酷。
E.浅尝即止型:这类人食量小,个性保守,行为谨慎,墨守成规,稳健有余而闯劲不足,一般是守业者而非创业者。
F.独食独享型:这类人总爱单独进食,不愿与人分享,性格多半坚毅沉稳,责任心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工作令人满意,性格冷僻。
G.饮食过量型:这类人进食不知节制,爱吃的食物非饱不休,性格直爽,喜怒溢于言表,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且不善于仔细的思维。
H.风卷残云型:这类人进食速度相当快,有点狼吞虎咽,个性豪放,精力旺盛,办事果断,待人真诚,具有强烈的竞争心和进取精神。
吃相和大部分的礼仪一样,都具有禁忌的性质,说穿了,无非就是要我们尽量克制各自的动物本能,成为一个合乎社会规范的文明人。比如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有关男性吃相的文明规定却颇为滑稽:“不准用左手拿食物吃”。理由不言自明,因为女性并无这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