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与薪酬如何联系?这个问题也就是选用什么样的薪酬形式来体现绩效。薪酬形式有多种,选择薪酬形式与组织的战略、资金状况、组织习惯等密切相关。在此,分别从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的角度,简单地介绍几种薪酬类型。
1、个人激励计划
个人激励计划是针对个人而设计的薪酬体系,通过将个人的绩效与制定的标准相比较,按照薪酬支付的类型给予相应的回报。在分析个人激励计划时,Gerge T. Milkovich和Jerry M. Newman(1984)用两个维度划分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对应一些薪酬类型。第一个维度是“工资率确定方法”,作为横轴,左方是“单位时间的产量”,右方是“单位产量的时耗”;第二个维度是“产量与工资的关系”,作为纵轴,上方是“工资为常量的产量水平函数”,下方是“工资为变量的产量水平函数”。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四个象限,分别对应着一些典型的个人激励计划。
第一象限,以直接计件工资制为代表。单位时间的产量是确定工资率的基础,工资随着产量函数而变动。工人的工资直接根据产量的多少来决定,产量越多,工资越高,两者等比变动。
第二象限,以标准工时计划和贝多计划为代表。标准工时计划,是对所有以指定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为激励工资率设定基础的激励计划的统称。首先确定工资率、估计完成一项工作需要的时间,二者相乘得到应支付的工资,估算要在实际工作前完成。贝多计划不是计算完成整个工作所需时间,而是将工作细分成简单动作,再根据中等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的标准确定工时定额。此类计划的特点是,如果完成工作的时间少于标准时间,那工人将得到工资方面的激励。
第三象限,以泰勒计划和梅里克计划为代表。泰勒计划根据产量水平确定不同工资率,在给定时间内,实际产量高于标准产量,按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工资水平;实际产量低于标准产量,则按较低的工资率计算工资水平。梅里克计划与泰勒计划的思想相同,只是它将工资率定为三档,高档工资率为实际产量超过标准产量,中档为实际产量只有标准产量的83%~100%,低档则为实际产量低于标准产量的83%。
第四象限,以哈尔西50—50方法、罗恩计划和甘特计划为代表。哈尔西50—50方法先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限额,如果工人以低于限额的时间完成任务,带来的节余就在工人和雇主间以50比50的比例分摊。罗恩计划类似于哈尔西50—50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工人的奖金随完成工作所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甘特计划则将时间标准设置成需要工人非常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如达不到则仅可拿预先确定的保障工资,如等于或少于额定时间完成任务,工资报酬 = 保障工资×(1 + 120% ×节余时间),从而工资报酬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
2、团队激励计划
团队激励计划将注意力从个人转向团队,更为关心团队的整体绩效。事实证明,个人英雄主义不再适用于今天的企业,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复杂的任务需要员工合作完成,而他们的贡献很难再明确区分。为了促进合作、便于奖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以团队为对象的激励计划。在此,也简单地介绍几种团队激励计划。
收益分享计划,员工有对企业收益进行分享的权利,有三种基本的形式。第一,斯坎隆计划,其目的是降低公司的劳动成本而不影响公司员工的积极性,用劳动成本标准和产品销售价值的比率SOVP来计算工资;第二,拉克计划,需要比斯坎隆计划更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其中需要计算一个反映总工资中每美元生产的价值的比率;第三,分享生产率计划,首先开发一个标准来鉴别生产一个可接受水平的产出所必要的预期时间,实际工作中,任何来自少于预期时间的节余将被公司和工人共同分享。
利润分享计划,很多可变报酬计划仍需要先满足一些利润目标,利润分享计划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它关注到了人们极为重视的利润指标。当工资与利润指标发生联系时,员工会主动地关心影响他们收入的各项利润指标。K. Brown和V. Huber(1992)指出,可变报酬设计新的趋势,将是把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