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鹏,刘华鹏讲师,刘华鹏联系方式,刘华鹏培训师-【讲师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华鹏:希望成为人中精英的你愿付出多少?
2016-01-20 24346


又度过了一个徜徉于书海的假日,又回到了日常工作之中,这正是进行以下思考的好时候:试想一下,如果可以的话,你醒着的日日月月、分分秒秒,都在工作。

也许不是坐在电脑前敲字,不是砌砖、端咖啡,也不是评改论文或修理硬盘,但是仍然在工作:解决问题、接电话、做决策—重大决策,可能涉及数百万美元和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也许你正在观看儿子的棒球比赛,参加姐姐的婚礼、父亲的葬礼,或是孙女的生日宴。也许你正在山坡上或正乘风逐浪。也许你正躺在床上,游离在梦的边缘。

但是,不管你在哪,在做什么,你都在随时待命—无论刀山火海,天崩地裂。

听起来挺有趣?

欢迎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这里说的并非那种靠家族信托基金供养的富二代,而是拿七位数薪水的人。这些人出行坐头等舱,身穿量身定制的西服(或300美元一条的牛仔裤),拿着镀金的健康会员卡;与此同时呢,数百万美国人徘徊街头找工作。

听听学者、政治家和示威者的说法,你就会发现,“肥猫”(意指有钱有势者)是地球上最令人痛恨的物种之一,只比蟑螂好一点,还没有蛇讨人喜欢。人们讨厌他们的主要原因就是:“肥猫”赚的钱远多于上班族。例如,首席执行官的薪酬约是普通人的260倍。这个差距很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大。

有一个理由很常见,用以为“肥猫”阶层的薪酬之巨辩护,即他们经营的企业规模与薪酬一起,呈爆炸性增长。麻省理工学院的泽维尔·加贝克斯(Xavier Gabaix)和纽约大学的奥古斯丁·兰蒂尔(Augustine Landier)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指出,1980年至2003年之间,首席执行官薪酬的六倍增长,“完全归功于”美国大型企业市值的六倍增长。

这个解释貌似有理,但不够充分。有些研究者的工作就是去了解,为何有的人能经商致富而有的人不行。我不禁注意到,在收入不平等的争论中,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关键问题:纯粹的牺牲。

随时待命

第一,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对于参加竞争的人来说,并非所有人都拥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及随之而来的强大人脉。第二,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相等的才华。第三,并非所有行业都能获得相同的价值增益:软件程序员和共同基金经理人永远比咖啡师和化妆品销售员赚得多。第四,诚如乔治·派克(George Packer)在2011年11月/12月刊的《外交》(ForeignAffairs)杂志中敏锐而详尽地指出,过去40年间,财大气粗的企业说客已经逐渐倾斜了国会的天平。

但还有其他原因,即人们如何过自己的生活。这个原因往往被各种积怨所淹没:一般而言,每天工作9或10小时的人,与那些以工作为生活的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有的人比别人赚得少,且往往少得多。

所谓“完全不同”,我并非指上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住豪宅与两室一厅公寓、开凯迪拉克与丰田卡罗拉、逛科莫湖(Lake Como)与看电影之间的区别。这些只是一个更根本的差异带来的副产品:有人只用面对一个老板以及可能需要处理一位愤怒的客户,而有人需要处理所有愤怒的客户、成百上千的员工、心急如焚的投资者、蜂拥的记者和油腔滑调的政客—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向他(她)讨个说法。

在看《利益风暴》(Margin Call)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工作法则;《利益风暴》是一部老套却又吸引人的影片,讲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一家类似雷曼兄弟的投资银行的故事。即便你并非抵押贷款证券交易员,也不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也能够欣赏这部电影并被剧情激怒。整个剧情在影片中的24小时内展开—晚上,一位28岁的分析员意识到,如果市场稍有逆转,那么他所在的公司就可能瞬间破产;而第二天,公司摆脱了自己的“有毒资产”,毁掉了市场,裁掉了大部分员工。随着夜幕的降临,一群百万富翁银行家也开始进行应急处理,包括整个公司的老大—由优秀演员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饰演,他在凌晨两点乘直升机现身。影片的假设不言而喻:无论他们在做什么,做什么都无所谓,他们必须坐在会议室里。整整一夜。

这就是他们获得报酬的原因,不像那些晚上安然入睡的人—他们睡觉的时候,别人,具体来说就是那些应该处理问题的人,正在试图解决问题。至于问题是否能够处理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薪酬与绩效

在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中,以工作为生活这方面原因遭到掩盖,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华尔街许多拿着高薪应该随叫随到的人,也不都是时刻待命着。他们不会为自己的失职而付出代价,因为自会有人来搭救他们。诚然,他们的股票和期权会受到影响,但是,比起有幸保住饭碗的人来说,他们的整体安逸水平明显高出很多。在漫长的岁月里,无论这些“肥猫”和他们气派的副手为追求丰厚的薪酬付出了多少,这种结果都令人感觉不舒服。

这种薪酬和绩效之间的脱节,也出现在更为传统、受损较少的企业负责人身上。以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为例,2001年9月起,他开始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在他任职期间,通用电气公司的股价几乎遭到腰斩,然而他的年薪仍然高达960万美元。可以肯定的是,有很多和伊梅尔特一样的企业负责人。董事会—以及一定程度上和股东一起—负责让一切处于掌控之中,但他们往往做不到。

在属于1%的那批有钱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企业家,即我所研究的对象;他们和99%的人相比,不仅仅是及格而已。与金融界巨子和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一样,企业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过,相信我,他们多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多热衷于赚钱。那些大获成功的创业家就是世界上一些最为有钱有势的人: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中69%的人都是依靠自己创业发家。公司总经理和努力奋斗的创业家之间的区别:如果创业家失败了,那他就得饿肚子了—这是早晚的事,无论他为创业付出了多少年,投入了多少不眠之夜。

有一种观念认为,从长远来看,“以钱生钱”(也即华尔街的主要功能)这种做法能增加很多经济价值;聪明的记者文人用事实驳斥了这一说法。最近一次经济惨败后,或许没有比更多的创业家追求更适合做商业之轮的润滑剂。但是,这里的重点是,作为一个努力工作的有钱人,无论属于哪类群体,都需要相当辛劳地工作,并为自己的企业或机构负责,有很多人指望着他们给自己发工资。

付出与回报

那么,收入差距为何会(一再)扩大?富人们是否比以往都要更努力,牺牲更大?

诚然,这点很难证明,不过,确实有证据表明,积极向上爬的人比其他人休息的时间更少。马克·阿吉亚尔(Mark Aguiar)教授和埃里克·赫斯特教授(ErikHurst),在为波士顿联储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撰写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与收入一样,休闲时间的分配也出现了差异。总之,收入低的人比收入最高的人,拥有更多闲暇时间。

有钱人真可怜?很难这么说。但是,如果我们会被收入不平等的问题激怒,那么至少应该了解一下,我们谈论收入不平等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以下两点,几乎所有人都会赞同:

前提1:付出与回报挂钩。最近,工作生活法律中心(Center for WorkLife Law)和美国发展中心(Centerfor American Progress)的一项研究显示,1979年至2006年之间,随着工作时间增加,经济回报也大幅增长。以下是一段摘录:

“在这期间,每周工作40小时的男性,实际收入基本保持不变,而工作时间更长的男性,收入猛增。在给定群体中,收入差距最大的工种,长时间工作的溢价尤为明显。换言之,男性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失败者”而努力奋斗,工作时间随之增多。”

前提2:工作时间越长,用于生活其他方面的时间就越少。2006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项研究,对“极限工作者”—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每周七天24小时随时待命—进行了调查。三分之二的男性和77%的女性表示,他们无法周全地维持家庭生活;65%的男性和33%的女性表示,他们很难与子女建立强烈的亲子关系;46%的男性和46%的女性承认,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投入不足。

这些都回避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根本问题:那些想要成为有钱有势者的人,如果得不到丰厚的报酬,还会愿意如此长时间的工作吗?

一些人肯定愿意。最近,《社会经济学期刊》(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上刊载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分析辛劳工作、不平等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结论:“工作时间与薪酬不平等之间所观察到的联系,并非经济激励措施的影响。”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金钱并非总是重要的。《哈佛商业评论》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被问到热爱自己工作的主要原因时(答案多选),受访的“极限工作者”中,43%的男性和28%的女性提到了“高薪酬”,而这一因素仅位列第三;前两位分别是,有机会从事“刺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90%的男性和82%的女性),以及有机会同“高素质的同事”共事(52%的男性和43%的女性)。

但是,事实如此:“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时间和投入。确实需要。而时间和投入就代表着要工作更长时间、担负更多责任、承担更大压力,等等。丰厚的报酬也许最终不能填补这些空白,但是能够,至少暂时可以缓解痛苦。

达到平衡,最关键的问题:收入不平等的合理差距是多少?由市场还是我们的感觉来决定?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派克和其他人都有些不切实际。在其《外交》杂志文章的最后一段,派克写道:

 “……不平等的现状将继续嘲讽虚伪的美国承诺—人人机会平等。不平等会致使经济失衡,不平衡的经济会让有钱人更有钱,随心所欲进行投机生意;而留给中产阶级很少的钱,不足以购买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东西,从而使他们走上借贷的道路。这是金融危机和大萧条的长远原因。不平等加深了社会的阶级制度,人们被自己的出身所限—这简直是对美国梦的莫大(博客,微博)嘲讽。”

派克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且他的观点无疑是诚挚的。但是,用人们“认为自己应得的”—及其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决定—来代替对收入不平等的探讨,是很危险的做法,很容易让人脱离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冷酷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多么不完美,都不应被忽视。

如果我们想要让收入不平等达成合理平衡,就应该承认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即,其他一切条件都平等的情况下,有些人比别人工作的时间更长、更努力、负责的摊子更大。

此外,我们必须承认个人选择:许多人不愿牺牲生活(或者幸福)去追求自己的事业,而另一些人却会这么做。人们的财富多寡,不论好坏,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个人选择。

重要的问题在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为自己做出这种选择。在我看来,这才是美国梦。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宁波站 nb.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