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号召下,众多企业开展了对标管理工作,包括同业对标、跨行业对标、指标对标、流程对标等等,对标形式多种多样,很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对标过程中外出学习,到标杆企业考察、取经是很普遍的方式。回来后,少不了要结合所学写心得、报告,但是,这个报告如果按照常规学习报告模式来写,未免分量不够,因为对标回来就是达标、创标,要从实际出发,得出接下来企业具体的改善思路,这样才有现实意义。
报告到底该如何写呢?大家心里都有几段论,通常涵盖:一、标杆企业经验总结;二、我们企业的问题分析;三、回去如何开展工作,云云。如何提高报告的条理性、实用性,避免流于形式呢?小编结合陈泓冰老师标杆理论中的“一环四法”与“标杆环”给大家提一点思路,看看这样写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的报告更有分量,对企业改善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大的框架上,在报告的呈现思路上我们可以分为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阶段。
一、立标阶段
1、我们是带着怎么样的问题去考察的,也就是我们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2、我们的标杆企业在这些方面是怎样管理的,有没有数据,或在制度、流程、标准、措施等方面和我们不一样
3、通过这些比对,我们能不能确立改善的基准目标,即想在哪些方面改善,改善到什么目标
二、对标阶段
1、对当前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比起标杆企业的该项工作上有哪些缺失,可能是流程制度的缺失,也可能是职责、权限的缺失;
2、制定我们改善的计划,这个环节可以参照泓冰“剪刀流”的方法,在计划中先列出资源计划,再列出工作计划,如果没有资源计划,工作计划根本无法实施或得到保障;
3、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案,这里面要包括执行团队、计划、工作要素(可能是好几个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措施等。
三、达标阶段
1、方案出来了并不能代表改善完成了,方案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知道改善有没有效果,这里要有方案验证的注意事项、多方协同要求等;
2、效益预估,能否预估出经济效益或者管理效益,这代表方案和做改善的价值,没有价值或者投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我们就没有做改善的必要。
四、创标阶段
1、如果我们的改善有效果,要把改善过程中的所有的文件固化下来,用陈泓冰老师的原话是“创标建模”。有个企业党群部的管理干部就曾向我们抱怨:每天都在工作,但是工作不好衡量,别人也看不见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把有效的工作全部“创标建模”,工作成果则显而易见。如果企业中大量的工作都有健全的标准和模板,铁打的硬盘就形成了。
2、实现对创一体化,陈泓冰老师认为对标是出击,创标是防守,企业管理一定要善于攻防转换,创标是完善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创自己的“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内在更强大。
关于标杆考察、学习的心得报告,如果能从以上方面考虑,一定会更加充实、也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报告的建设性作用。
【倒计时】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对降本增效的急迫需求下,中国标杆管理学会主办的华晨宝马考察及对标交流会已启动数日,现报名已经接近尾声,名额有限,请抓紧报名!本项目将带您亲临世界一流的生产线,感受视听震撼;揭秘企业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精髓;对话世界级管理专家;活动现场即获巨大收益!电话:400-161-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