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君,刘燕君讲师,刘燕君联系方式,刘燕君培训师-【讲师网】
英国皇家国际培训认证协会特约讲师,著有《优雅的职业女性》一书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燕君:经济均衡(Equilibrium)
2016-01-20 49636
管理者世界之: 经济均衡(Equilibrium) 《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经济家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一剑有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而建立起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就是价值论,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的大杂烩。它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从美国东海岸开始,蔓延至欧洲、亚太等世界大部分地区。根据估计,全球金融危机的总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创新对合理配置资源、增进经济活力至关重要。但并非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有利于市场,此次金融危机证明,一旦创新脱离监管,将危害市场稳定,金融协调理论是研究金融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相统一的金融理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扬弃”和发展。 经济均衡,意味着一种典型地由于应用了某些投入而得到的结果,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参与者的预期。在现代经济学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经济学中,用以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国际分工格局剧烈变化,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逆转,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而失衡的根源则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并存。 世界资本流向发生逆转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的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等大规模地向国外转移,主要转向那些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市场相对广阔和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新兴市场地区。 利益均衡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内容所决定,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结论及表现形式。均衡,不可回避其核心问题——利益的分配和协调,各类均衡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或一致性。 经济均衡的演进,必然会带来经济学的根本性的、全面的变革,这一转折对我们来说,是机会,是挑战,更是天赐的良机。历史的发展无情地使世人面临着一次严峻的选择,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百年不遇的“危”和“机”呢?从一般均衡到对策均衡,从个体独立的完全理性到相互依赖的相关理性,从局部到放眼世界,是我们正在完成的又一次超越和升华。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之又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全球的实体经济,造成当今的全球经济动荡,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上,对传统的金融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也迫切要求金融理论的创新。同时,由于现代经济中信用关系普及,债务关系的相互依存,金融资产规模膨胀,并成为联结现在和未来的动态资产配置的主要因素,现代经济协调首要问题便是金融协调问题。 最近10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授予博弈论及相关的领域,包括非合作博弈、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以及合作博弈和博弈基础理论,实际上都反映了一个主要趋势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者由诺贝尔经济学奖所反映的现代经济学发展,越来越重视深入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市场经济的均衡。 金融协调理论是在充分把握经济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互补性和报酬递增的现实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协调符合均衡发展理论;从国家和社会安全角度看,金融协调符合国家和普通消费者的利益;从哲学角度看,金融协调符合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金融协调的中心点是效率,金融协调的方法论是动态的、系统地、和谐地实现经济的运行,其中包括了金融各要素与社会经济各主体的博弈在内,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 动态均衡是在发展中均衡,就会出现整个均衡与局部不均衡并存;或长期均衡与短期不均衡并存。金融资源在内部的流动,包括各层次上或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博弈,从而推动长期和整体的均衡,使金融与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而当外部规则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新的博弈,这又将会推出新的均衡或协调。 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货币不仅仅服务于商品市场,也服务于金融市场的交易。随着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越来越脱离了商品市场的制约,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自身的特有规律,这种趋势也带来货币流通及经济运行态势的显著变化。 当经济持续发展时,就会导致金融市场上价格上涨预期的形成。因此,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成为一个连通器,资金由商品市场流向金融市场,促使金融市场价格上升;而商品市场出现资金短缺,储户又大量转移和提取资金,银行体系更惜贷资金,从而均衡、平稳的局面被打破,由此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 金融往往与人们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投机者对资金的过量需求会成为商品市场的冲击源,而需求的扩张和萎缩就会带来经济的波动。美国监管制度演变中所反映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结构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对金融业稳健和效率目标的影响,实际上表明了其金融监管制度的变化是金融市场组织机构变化的内在要求,是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产物。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即是世界市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以及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这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历史传统关系的性质、态势与格局,特别是根本改变了彼此间经济、金融、政治、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格局,也产生了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一系列相关连的前所未有的全新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我们常称今日之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社会资产也日益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证券金融倾斜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券化的反映。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条件下,“金融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战略问题,金融安全与主权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金融经济时代,抛开经济的金融化来观察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可能。 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加快了经济资源配置的速度,加快了人类财富增加的速度,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经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流动性风险。经济金融化大大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成为维系和巩固美国“超大国”地位的重要基础之一。经济金融化还使美国在引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经济金融化也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贸发会议)两年在日内瓦公布一份报告中警告:全球贸易不平衡将引发金融危机。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年度报告说,除非国际社会迅速采取行动调整贸易不平衡,否则全球经济增长将受到威胁。专家解释道,美国可能对于世界主要消费大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的角色已经不堪重负。长期以来,美国当局一直能够无视其巨大而且日益增长的贸易不平衡,因此这种情况并没有损害国内就业保障以及价格稳定。 “有限资源在无法承受不断膨胀的消费需求的时候,经济危机出现了,而其表象,先是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导致全球通胀,接着就是如同海啸般的金融危机。而美国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将很可能走向对外负债放缓的信用收缩期,其人民储蓄率也将随之不断升高,消费受到抑制,而这也将使得过度依赖资源的经济模式发生变革,国际分工体系将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宁波站 nb.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