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学术界,绩效管理工具五花八门。
看看咨询界,人人都把绩效当成业绩管理的利器。
看看企业界,哪个企业没有搞类绩效管理的东西。
每一次企业诊断,哪个企业没有把绩效考核当成行政处罚。
每一次项目设计,最难的就是与客户沟通绩效管理的理念。
每一次项目总结,总是感觉心身俱疲,方案与实施南辕北辙。
我们先看看近几年流行过的绩效管理工具吧:
目标承包责任制
民主评议之德能勤绩
目标管理
KPI
360绩效评估
BSC(战略地图)
EVA
战略绩效管理
其实工具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有例为证——
军功授爵制——秦孝公
n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制度”,按照杀敌数量,将爵位分为20级,分别与士兵的自由民身份、职位晋升、福利待遇作了明确、具体的“挂钩”。
n该制度规定:秦军士兵斩获敌人两个首级,家人即可获自由民身份,获得田产。杀敌越多,爵位越高,享受的福利待遇就越高,并且这种爵位在秦国可以子子孙孙世袭下去。也难怪秦军士兵作战时总是轻装上阵,左手提着俘虏的首级,右手执刃冲锋。
n “军功授爵”,成就了百万虎狼秦军的光辉大业,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累计杀敌160余万,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军功授爵制——明万历
明首辅张居正为抵御北部蒙古军队和东部沿海倭寇的袭扰,欲仿效秦军激励机制,实施“军功授爵”制,也是按照杀敌数量,按功论赏,企图打造出一支“国之利器”的明军。但政策实施后,明军官兵却大量捕杀边境的流民;同时,花钱贿赂负责验证杀敌数量的小吏,采取欺骗的手段获得爵位。
工具相同,结果迥异的原因何在?
原因很简单:秦国实施耕战政策,士兵常年征战,不但自己食不果腹,家人尚且为奴,能获取保证世袭的爵位,激励作用相当大;而明朝万历年间,士兵已经成为一个混饭吃的职业,何苦来还要和蒙古骑兵玩命,再加上明朝的“军功授爵”,缺乏秦时对弄虚作假极为严厉的配套惩戒机制,制度失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秦明两代使用的绩效管理工具——军功授爵制,我们可以获取以下启示:
1、人性假设与环境基础
商鞅为何“弃强魏而辅弱秦”?因为,秦魏交锋,秦军士卒死伤者全部胸前中箭。而山东六国呢?不言而喻。商君弃魏辅秦,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即如此秦军,辅以理性人的激励,何愁大业不成。况有,孝公的睿智与大度。
2、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控制
秦军苛政路人皆知,何也?耕战立法后,为避免既得利益者的骚扰,配套了严格的制度体系与纠错方案,类似于西方管理学的“三权分立”,为了强化过程监督,“连坐与株连”都手段都派上了用场。一个好的绩效管理,过程控制一定要严格,而不应该是官面文章。
3、每一个绩效管理工具都有其适用范围
很多企业跟风学术界的绩效管理浪潮,工具频换,目的永远达不成,但可能略有成效,这主要是因为工具适用不当。前述工具按照适用范围主要分为两类:组织绩效与人员绩效。
组织绩效:目标承包责任制、BSC、EVA、战略绩效管理(战略地图)
人员绩效:民主评议之德能勤绩、目标管理、KPI、360绩效评估
而人员绩效按照目的不同又分为两类:为晋升的工具——民主评议之德能勤绩、360绩效评估;为提升的工具——目标管理、KPI。此外,目标管理适用于经营部门(生产、销售等),侧重于结果控制,而KPI则适用于职能管理部门(财务、人力资源等),则重于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