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大脑与记忆
2016-01-20 52621
一、大脑的长期记忆模式

    人类的大脑有两种长期记忆存储模式,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

1、
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凡是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特征是,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说明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 

    比如当你被问及某一首歌,或某一个电话号码时,你可以回忆起来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有意识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

2、
非陈述性记忆

  相反,非陈述性记忆(non-declarative memory),以习得性行为为主,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需要多次重复才能逐步形成,很多时候不是由清醒的意识,而是潜意识控制的,主要包括感知觉和运动技巧、程序和规则的学习,很难用细节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你怎么样骑一辆自行车,怎么样用乒乓球拍打出一记漂 亮的外旋球。当然你可以把这些过程肢解为各个技术细节然后传授给别人,但是当你自己在调用这些记忆的时候,你并不需要经过意识层面的处理,而且这些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难再会忘记。



二、大脑如何存储长期记忆

   
 中颞叶记忆系统(MTL system)包括海马结构(CA区域、齿状回、下托复合体)、 外鼻叶皮质、内鼻叶皮质和海马侧皮质。他们对储存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过程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建立和维护长期记忆的过程中与新皮质有联系,尽管他们已知的功能对于长期记忆独立。与之相反,非陈述性记忆虽然掌控着技能和习惯,却不是中颞叶记忆系统的一部分。目前,它的存储方式还在研究当中。

    大脑海马区(hippocampus)是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习与记忆声光、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发挥所谓的“叙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功能。

    在医学上,“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有时将两者合称海马结构。


[转载][百科知识] <wbr>大脑与记忆

(海马区示意图)


机能原理:

    海马区的机能是主管人类近期主要记忆,有点像是计算机的内存,将几周内或几个月内的记忆鲜明暂留,以便快速存取。

  记忆其实就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结形态。然而,储存或抛掉某些信息,却不是出自有意识的判断,而是由人脑中的海马区来处理。海马区在记忆的过程中,充当转换站的功能。当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接收到各种感官或知觉讯息时,它们会把讯息传递给海马区。假如海马区有所反应,神经元就会开始形成持久的网络,但如果没有通过这种认可的模式,那么脑部接收到的经验就自动消逝无踪。

  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区中,如果一个记忆片段,比如一个电话号码或者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及的话海马区就会将其转存入大脑皮层,成为永久记忆。所以海马区比较发达的人,记忆力相对会比较强一些。存入海马区的信息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被使用的话,就会自行被“删除”,也就是被忘掉了。而存入大脑皮层的信息也并不就是永久会给忘掉了,如果你长时间不使用该信息的话,大脑皮层也许就会把这个信息给“删除”掉了。有些人的海马区受伤后就会出现失去部分或全部记忆的状况。这全取决于伤害的严重性,也就是海马区是部分失去作用还是彻底失去作用。


三、关于记忆规律的研究

1、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随着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记忆研究成了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1850-1909),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导师。


[转载][百科知识] <wbr>大脑与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主要有两点结论

(1)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
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2)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
无意义的音节,记忆的难度较大。理解了的知识,容易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研究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

     这一发现,在教育界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确定最佳复习时间(初记后1天,3天,6天,8天,9天)科学复习记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记忆效率,并最终形成牢固记忆。

2、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所谓割裂脑实验就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1)左半脑
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

   
 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2)
右脑可以称作“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像、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数学;超高速大量记忆,如速读、记忆力。右脑像万能博士,善于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右脑。

    左右脑全面开发,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才能。近年来所谓的“全脑开发”,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的教育实践。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宁波站 nb.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