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叙述耶稣带领门徒向耶路撒冷行进,一路上对门徒谆谆教导。耶稣坐在橄榄山上,给门徒们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贵族,他要出门到远方去。临行前,他把仆人召集起来,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后来,这个贵族回国了,就把仆人叫到身边,了解他们利用银子的情况。
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五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五千两。”
贵族听了很高兴,赞赏地说:“好,善良的仆人,你既然在赚钱的事上对我很忠诚,又这样有才能,我要把许多事交给你管理。”
第二个仆人接着说:“主人,你交给我两千两银子,我已用它赚了两千两。”
贵族也很高兴,赞赏这个仆人说:“我可以把一些事交给你管理。”
第三个仆人来到主人面前,打开包得整整齐齐的手绢说:“尊敬的主人,看哪,您的一千两银子还在这里。我把它埋在地里,听说您回来,我就把它掘了出来。”
贵族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浪费了我的钱!”于是他夺回这一千两,给那个有一万两的仆人,并说:“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不利用钱财,就是浪费,如第三个仆人的作为,不行动,就是潜能最大的浪费。
孙老师说,一个社会关系好的人,他的社会关系只会越来越好;一个行动能力强的人,其行动能力只会越来越强——他们就是如此“走运”,生命力就是如此旺盛,因为,他们时刻都在行动成功,取决于行动。
在一次行动力研习会上,主讲师做了一个活动。他说:“现在我请各位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大家必须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动。”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他说:“现在有谁愿意拿50元来换这张100元人民币。”他说了几次,但很久没有人行动。
最后终于有一个人跑向讲台,但仍然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老师和那一张人民币,不敢行动。那位主讲师提醒说:“要配合,要参与,要行动。”跑上讲台的人才采取行动,终于换回了那100元,顷刻赚了50元。
最后,主讲师说:“凡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你的人生才会不一样。”
有一位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了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在严格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艰苦工作;另一种是在突发、热烈的灵感激励下立即行动。
当可能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世俗生活中喷发时,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将它窒息,而后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常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照常做什么。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冲动是人类潜意识通向客观世界的直达快车。
有一次,沃尔特·B·皮特金在好莱坞,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它显然值得考虑,不过他们可以从容考虑,然后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把手伸向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拍电报,用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所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出乎意料的是,10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立项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他们拖延行动,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自动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立刻付诸行动了。在他一生中,他培养了灵感,信赖它,将它当成他最可靠的心理顾问。
很多人羡慕他办事如此简明,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简明,就是因为他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马上行动”的习惯。
“一个人正如一只时钟,是以他的行动来定其价值的。”成功要靠行动来获得,即使面对的是平凡的工作岗位,毫不拖延,积极行动,依然可以让你获得成功的青睐。
集团执行系统专家孙军正认为真正的成功者,会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在优秀员工的心里,工作是一项非凡的事业,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自己的付出会让自己很快在岗位上闪光。
战略合作:
中国执行力十强讲师孙军正老师主讲的“执行力”系列课程诚寻长期合作代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