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原创已刊登在2014年北京《家庭医学》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过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中年期是人生的辉煌时期,也是成年期最长的一个阶段。中年人已经成家生儿育女,不再像青春期那么幼稚,遇事冷静,由于社会阅历丰富及知识增多,在对问题的认识也较年轻时考虑全面、细致、有一定的深度。心理更加稳定和成熟。
中年期需要扮演多种社会角色,他们既要追求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为家庭的生计奔波,又要照顾还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上有老下有小,会让中年人感觉疲惫、忧虑和畏惧。中年期是身心负担最沉重的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步减弱,机体代谢也会发生变化,机体的代谢功能将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衰变,因此,中年期承受的压力之大,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自卑心理、婚姻及性心理等方面问题。
案例:小君,38岁,某机关科长,英俊,大学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工作认真负责,很快提拔当上了科长。妻子在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一子12岁,聪明活波,上初一。在外人看来小君的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但小君却一点没有感到快乐,他总是感觉不如别人,父母家在农村,在当地虽然生活也算富裕,但在他看来,总比城里人矮半截,单位组织的一些活动,虽然也很想参加,但总是刻意回避,人际交往差,总少言寡语。内心挣扎,自惭形愧,瞻前顾后,自卑心理严重,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改变。
分析:
本案例中的小君虽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太在意自己的家庭背景,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感觉不如人,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导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这种退缩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扰乱了正常生活。这类由于自卑心理导致行为退缩的案例在中年求助者中较为常见。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愧的情绪体验,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如果我们在不足的方面产生自卑是很自然的。但如果自卑超过一定的度,对生活和学习有影响就是自卑心理了。自卑心理产生主要由生理因素、挫折经历、自我认识不足等因素引起。自卑感和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是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暗示:感觉自己不如他人。
应对:
1、客观评价,避免以偏概全
要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学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自卑感重的人,总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并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相比,越比越感觉自己不如人,更加否定自我,以偏概全。要善于了解自己的缺陷,尽自己的能力去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才能战胜自卑。
2、正视失败,避免盲目否定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和挫折是很正常的,追求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要勇于接受失败。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我,感觉自己很没用。有时失败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能力不行造成的。
3、树立目标,增强自信
没有目标的人生,如汪洋中的一艘孤帆。自信的人在生活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给自己设立一些适度的目标,不要遥不可及,只需触手可及。遥不可及的目标如果达不到,会产生挫败感,导致自卑,触手可及的目标如果成功了,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度调整目标,争取每次进步一点点,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自信心也会倍增。
以书为药:
为了让小君勇敢地战胜自卑,每周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分析优势所在,提高自信心。同时建议受过高等教育的他通过阅读来帮助自己走出阴郁的日子。
建议他阅读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巅峰著作《自卑与超越》一书。阿德勒认为,人都是有自卑感的。他认为,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阿德勒一生阅历丰富,历经磨难。他在幼年时期曾患有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又曾在5岁那年患上肺炎险些丧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们之间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后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并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
《自卑与超越》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语言朴实,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我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阅读是头脑最好的运动,我们读得越多,思考就会越灵活,看的书越多,就会得到越多战胜自卑的知识,并且会学到更多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方法,简言之,读得越多,就会越快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