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员工管理教练》
——强硬管理时代已经过去,教练时代到来
课程背景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管理者面对新生代员工的种种行为有赞赏更有无奈。更多的苦恼出现在以下情形中:
70后管理者难以深入了解后80、90后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员工流失率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到中层和企业的绩效
企业激励方式越来越多,员工越来越无动于衷
工作人员苦劳很多,功劳很少,借口一大堆
员工挑剔上级,抱怨企业,强调自我,管理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员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不关心自己的工作
上述状况您的企业如果出现4个以上,请您仔细阅读本课程纲要,本课程可帮您缓解和探索解决方法,帮助您提升团队绩效和加强管理者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认识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课程目标
系统分析80、90后员工成长经历与文化大环境的宏观因素
帮助管理者掌握后80、90后员工行为并适当引导
运用教练式的管理风格,有效的管理80、90后员工
使管理者做好“传帮带”的角色帮助员工成长,助力企业发展
培训方式
视频观赏+小组研讨+互动游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课程时间 2天
主讲老师 张高睿
培训对象 企业中基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对管理现状和80、90后透彻的认识
1、认识80后---8090后声音:不是我改,而是你改
你是不是常看到……
70后与80后特征冲突
80、90后经典语录分析
80、90后的“缺点”与“优点”
80、90后员工的形为表现、心理特征、思维模式、价值观
2、80、90后员工引发的管理挑战---8090后声音:我要民主与自由
员工流失严重
团队管理难度增加
情绪与态度的管理增大
3、80、90后员工管理的原则
重领导少管理---8090后声音:不是你有权力,而是你有魅力
多聆听少说教---8090后声音:拒绝洗脑,我的地盘我作主
要结果少指挥---8090后声音:只要你想,我就能
常激励少批评---8090后声音:激励要即时与分明
做教导性管理者---8090后声音:不只是工资的增长
第二模块:从传统管理者到8090后管理教练
1、为何要成为8090后管理教练?
使下属尽责,让管理者从烦乱中解脱出来
充分激发下属的意愿,不断提升下属能力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
世界500强的先进管理理念
2、什么是管理教练?
四种管理风格认知
教练式管理与传统管理本质区别
管理教练的定义
3、如何成为管理教练?
教练的工作核心及原理
教练的信念原则
教练与被教练者的关系
教练的三大角色定位
小组研讨:“如何成为一名被下属认可的领导”
第三模块:8090后管理教练的四大能力
能力一:聆听—挖掘员工智慧
先诊断,再开方
挖掘潜能的“约哈利窗”模型
聆听的五个层次
如何聆听下属的心声
是什么造成了聆听的干扰
全面聆听的3R技巧
能力二:区分—找出问题关键
区分事实/真相/演绎
从假设中抽取事实
从推论回溯数据
解除限制性信念区分法
能力三:发问—方向性的思考
发问的类型与常见错误
改变无效的问话模式
有效发问的四大方向:发现,换框、扩展,动力
解除当事人内心防卫的问话技巧
引发当事人深入思考,发现答案的有效教练问题
引导思考方向的“检定语言模式”
小组演练:领导者要如何发问,潜发下属潜能
能力四:回应—即时性的改善
诱发行动的回应技巧与与超然对话
教练“回应”的三种方式
建设性回应的核心要点
教练回应的情绪链接
抗拒回应的实用技巧
视频案例:《杜拉拉升职记》上级领导对下属的即时性回应
小组演练:诱发行动的回应技术
第四模块:对8090后员工管理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厘清目标
明确目标类型:愿景目标/表现目标/行动目标
精准目标的五个关键要素
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关系
制定目标要点:
这是他要的目标吗?(把你的目标变成他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行吗?(让他愿意挑战自己)
目标实施有跟踪检视吗?(让他愿意对目标承诺)
你准备好了指导、顾问意见吗?(让他感觉你和他站在一起)
现场案例:绩效面谈中的目标清晰
第二步:反映真相
清晰现状的有效对话架构
找出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清晰意识到盲点对达成目标造成的干扰
讲解要点:
我认为vs别人认为
拥护的理论vs使用的理论
表象vs事实
不知道自己vs不愿意知道自己
第三步:心态迁善
心态与目标的关系
从技术性转向调适性
迁善心态的核心技巧
找出可能抗拒的相关信念
角色扮演:问题员工的沟通面谈
第四步:计划行动
创造成果的三件法宝:目标—计划—行动
行动的检视及评估
跟进中的ABC教练技巧
跟进中的TOTE教练技巧
跟进中的回应技巧
行动计划检查表:
准备怎么做?步骤是什么?用什么衡量?谁来检查?承担什么结果?
小组演练:四大步骤的综合运用
课程结尾:答疑回顾
1、检视回顾
两天的学习要点是什么?
你在两天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两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通过这个收获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
2、学员提问
3、结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