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统计,我国8月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量、M2等主要金融数据全线超过预期。根据央行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6.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当月净投放现金179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8.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2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72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8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23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63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097亿美元,同比下降13.4%,当月外币贷款增加298亿美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月末高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1.7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3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0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854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647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当月外币存款增加21亿美元。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87.77万亿元,日均成交3.82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50.4%。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62.7%、53.7%和46.9%。
从总量看,无论是新增信贷、社会融资总量以及M2增长率均好于预期,比7月份数据好看很多,但是仍然遮盖不住当前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不足。8月新增贷款948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5286亿元,虽然不像7月份一样整包全场,但是从增量来看,个人住房贷款额仍然维持在历史高位,仅次于六月份的5639亿元,在历史单月值中排名第二,是去年同期的185.15%。
今年以来,资金疯狂涌入房地产市场,地王和房价飙升的现象由一线城市加速向二线城市蔓延,个人按揭贷款贡献了几乎全部的新增银行贷款,人人都对中国的房价有十足的信心,这种现象与世界经济史上历次房地产泡沫何其相似。疯狂入场的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死心塌地认为——核心城市的房价长期来看“永涨不跌”。背后支撑这这一信念的理由无外乎货币超发、一线城市资源稀缺、收入持续上涨、核心城市房地产投资属性更强、中国房地产市场例外论等等。
毋庸置疑,货币超发是中国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截止今年8月,我国M2余额为151.10万亿元,M2增速高出GDP增速大约4-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东京在1986-1991年房价加速上涨期,日本M2增速在9%-13.5%左右,高出同期日本GDP增速大约4-8个百分点;美国在房价上涨最快的2002-2007年,M2增速同样是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高出GDP增速3-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任何房地产泡沫产生过程中,过剩流动性和货币超发必然是相伴而行的,一旦预期发生逆转,泡沫破灭,流动性也将速冻,即便央行采取零利率政策,货币供应量仍将持续低迷。
企业贷款继上个月出现罕见的负增长之后,8月份仍然保持在历史低位,仅有区区的1209亿元,连续两个月的超低增长率为多年罕见。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说明个人在买房加杠杆的路上越走越远。房贷已经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驱动力量。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个人:
随着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下调,各种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多种产品收益降低,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投放到北上深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产,助推资产泡沫越来越大,在正反馈的作用下,形成房价上涨—资金进入—房价进一步上涨—更多资金进入的循环。
金融机构:
截止今年6月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到1.75%,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仅有0.39%,个人住房贷款坏账率在所有贷款种类中是最低的。
以建设银行为例,今年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坏账率高达9.29%,制造业坏账率6.22%,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仅有0.34%。在实体一片萧条的情况下,个人住房贷款成为优质资产,成为各家银行不断抢食的对象。
结果就是银行贷款源源不断流入坏账率最低的个人住房贷款,在泡沫的杠杆上锦上添花,甚至最后成了泡沫的主要动力, 但绝不给下行的实体经济雪中送炭,甚至本身还会成为杀死实体经济的主要凶手。
企业:
除了银行不给发放贷款的因素之外,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企业投资意愿萎靡,自身信贷需求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个人贷款占主力,而公司贷款大大降低。从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来看,自2016年以来,连续数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都维持在高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更让人惊恐的是7月份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居然占到新增贷款的102.96%,中国经济几乎已经完全房地产化。
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宏皓教授对目前单一依靠个人住房贷款拉动信贷的现象表示,目前实体经济需求较为低迷,部分企业缺少合意的投资机会,进而新增信贷需求下降,甚至积累资金优先偿还贷款,最终资产荒问题不断加剧。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其他经济金融数据的印证,一是体现在企业积累大量资金导致M1持续高增,二是体现在企业无意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收缩。
2016年 1-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5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增速与1-7月份持平。8月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是2.3%,上个月是下降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与1-7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4%,增速比1-7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3076亿元,增长4.8%,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6.9%。
M1的超速增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传递出企业投资意愿低迷,企业和居民手持大量现金却找不到好的投资出口,大把的钱流入房地产,推高北上深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
不断上涨的房价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房地产,驱使着房地产泡沫化,房地产的繁荣对其他行业形成严重的压榨。居民财富的地产化,正在导致实体经济的空心化。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金融已经到了不得不实行负利率的时候,说明实体领域中已经不可收拾了。我们已经进入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下行阶段
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宏皓教授认为,针对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房地产行业创新转型升级是规律使然,大势所趋,亟不可待。由于过于宽泛的流动性、过于依赖土地财政、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使房地产业伴随着大跃进式的城镇化步入长期快速发展与高位运行的通道,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和房地产业过度泡沫化等问题。建议警惕商品房销售放缓风险,随著部分城市再次收紧房地产政策,下行风险愈来愈大,房地产逐步进入周期的下行阶段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金融家俱乐部(中国金融家俱乐部.cn)是企业家最信赖的金融资产整合平台,俱乐部的会员特点主要是: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发展稳健,目前在线注册的会员单位突破1350家。涉及金融全产业链及全行业,包括支付、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信息技术、P2P、众筹、政府产业园区、国企、央企等实体企业,也包括不少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企业。
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在今年2月发布研报《互联网金融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此份研究报告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当今的房地产行业状态、房地产行业的困局等多个方面透彻的分析了行业如今的具体情况,并通过行业案例与数据,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此份研究报告着重介绍了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用互联网金融重塑地产模式这一创新性的观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要把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宏皓教授在中国金融家俱乐部(中国金融家俱乐部.cn)平台上为房地产企业解析了中国宏观经济下的房地产形势,解读了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为产业改革发展调整经营战略,深化市场布局、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