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创业的人,传播是品牌飞跃的方式。但却经常不知道怎么去传播自己的品牌,也找不准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更有效。现在,我们介绍一下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对品牌传播的几点看法。
最近几年很成功的公司,首先是因为开创了一个新品类,或者开创了一个新的特性。
其次是抓住了一个时间窗口,在开创这个品类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或者竞争对手还没有太多的动作,在消费者心中没有形成所谓的领导品牌。
最后是这些企业在这个时间窗口里,尽全力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
从这几点来看,新创立的品牌在做传播的时候,都要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1你是不是创建了一个品类
你是不是创建了一个品类,或者在一个已经有领导品牌的品类里,你有没有跟它不同的特性。
就好像你要做饮料, 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饮料品牌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找一个特性,比如,预防上火的饮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所以,就算在一个很大的市场里面,你只要抓住一个特性,也能做成一个大品牌。
2能不能简洁地说出你的品牌差异性
比如,“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特卖”原来叫“闪购”,但消费者不懂,用“特卖”消费者就懂了。为什么是“专门”做特卖呢?因为淘宝、天猫有个品牌叫聚划算,而“一个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就形成了差异化的特点。
你会发现,有时候一个词就能体现差异,帮你找到独特的位置。另外你要找到用户心中的开关,像“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打开了用户心中的开关。之前它四年才做了一亿人民币,但把用户开关打开之后,第二年就变成了12亿人民币。
所以,新创立的品牌,最重要的是找到简洁的一句话,在用户那里开创一个新的品类,或者新的特性,占领大家的心智。
3这抓住时间窗口期
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一旦错过了时间窗口,传播效率就会很低。
比如今日头条,它最先创造了“你关注的才是头条”,这种个性化关注成了它的特点。大家接受了之后,今日头条就代表了这种特性,别人再做个性化推荐就比较难了,因为大家往往只能记住第一个。
一个新技术,或者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其实都有个时间窗口,三个月、六个月,最多一年。如果一年你都不能占领人们的心智,等竞争对手发力的时候,你再发力就晚了。所以,其实技术和商业模式都不是壁垒,真正的壁垒,是你能不能在窗口期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绝对优势,你最先占据了,你就是第一。
4品牌比流量更重要
流量重要还是品牌重要?今天的流量红利已经结束了,而且流量广告可能会让人来注册,来用你的产品,但不能帮你创建品牌。作为创业公司,大家对你肯定是陌生的。那怎么办?
有三个办法。
首先,你要融入移动互联网的热门内容,你的内容可以被传播。
比如小米、褚橙就做得非常好,它们的内容,都可以被广泛传播。但这种方法可遇不可求,一年也就两三个品牌能做起来,因为今天的微博和微信上,给人印象深的都是娱乐事件,单个品牌很难刷屏,而且往往坏事传播得最快,好事很难被人知道。
其次,你要能融入社会重大舆论中。
比如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立白冠名《我是歌手》、伊利冠名《爸爸去哪儿》,只要你给得起钱,赞助一个很火的节目,你就能被记住。但你冠名的节目必须是全中国的前五名,排名后面的节目没意义。
最后,你要能融入到消费者生活的核心轨迹中。
比如公寓楼、写字楼、电影院……这都是消费者最核心的生活轨迹。很多中小创业公司,经常拿了一部分预算去投广告平台,其实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广告平台虽然量大、效率高,但如果不打透,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造成浪费。所以中小公司可以把预算集中起来,聚焦一个城市,
比如做透本地城市,做出一个商业模型,在单点上要能形成“饱和攻击”。如果不能“饱和攻击”,拿个几百万要去做“北上广深”,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一个创业公司最好的传播方法,就是生活化、社交化。在社交化媒体做故事、做话题,引爆社交媒体,引起全媒体的发酵。
所以说,初创品牌要做传播,首先要开创一个品类,或者找到一个新特性,然后抓住时间窗口期的机会,尽全力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创建品牌的时候,要融入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或融入社会重大舆论、融入消费者生活的核心轨迹,这样你的品牌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