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华,张运华讲师,张运华联系方式,张运华培训师-【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运华:《周国平谈女人》
2016-01-20 13911
男人和女人,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两性平衡,阳刚与阴柔,感性与理性,男人和女人因为各自的生理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先天禀赋。但是在以男性为主的传统社会结构中,男人占据社会的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男人怎样看女人?对女人的看法,为什么又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差异?男人和女人,谁强谁弱?在历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两性的差异并不等于两性的优劣,男性的阳刚、女性的阴柔,并不是纯粹地体现在各自的性别之中,男人也有温柔的一面,女人也有飒爽的一面。那怎样做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女人是男人永恒的话题,男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话题往往落到女人身上。周国平自己也说,女人比男人更属于大地。一个男人若终身未受女人熏陶,他的灵魂便是一颗飘荡天外的孤魂。他为什么这么说?女性身上有哪些优点?能成为美、爱情与丰饶的象征?
    因为女性韧性与包容,女性的感性与理性,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男人的野心也没有过度膨胀,但女性的性别优于男性吗?为什么有的哲学家说,女性的生命比男性更贴近自然之道?
    (全文)
    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是谈女性这个话题。我的出发点就是:理解女性,两性应互相理解。因为作为男人,由于长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习惯,难免会有很多偏见。我想主要有三类偏见:社会偏见,由于长期男权社会形成的。个人经验,比如母亲和自己恋爱的经验。还有一个就是性别视角,男性视角决定了看女性不一定会客观。我想我不能避免所有的偏见。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认为:每个男人都从母亲获得女人图像,由此决定敬慕、蔑视或无所谓。对异性评价,接触前最易受幻想支配,接触后最易受遭遇支配,男人也“当局者迷”。但是要摆脱性别眼光,纯“客观”,作为中性人看女人,女人是什么样子?当然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男性,不可能用中性的眼光看女人,这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可取。女人应该怎样?怎样是好女人?理应听一听男人的看法。我多数男人喜欢或不喜欢,其中必有道理。反过来也一样。
    我们的社会历来对女性有相反评价。在神话、宗教传说、文学作品中,是被讴歌的对象,是美、爱情、丰饶的象征,也是被诅咒的对象,是诱惑、罪恶、堕落的象征。时而被神化,时而被妖化。呈现出两个极端。女性蔑视者认为,女人是灾祸。希腊神话中:海伦私奔导致十年特洛伊战争;宙斯把潘多拉赐给男人是为了惩罪和降灾;英雄伊阿宋祈愿人类有别的方法生育,使男人摆脱女人。诗人希波纳克斯说,女人只能带给男人两天快活,“第一天是娶她时,第二天是葬她时。”我们老祖宗也把女人说成祸水,导致亡国,比如殷纣王、唐明皇。让女人承担起了可怕的历史包袱。
    但是历史上也有女性的崇拜者,比如德国的歌德、我们中国的老子,我是崇拜派。我认为两性的正确关系是:承认两性差异,并且两性的差异应该互补。在此前提下,我认为女性特质在现代更有价值。
    两性互补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对两性差异的认识,历来有两种偏见:由主张男女社会平等而抹杀生理心理差异。早期或极端女权主义曾经这么看。男权主义在“女人”身上只见“女”,当她们是性的载体,不见“人”,看不到平等的人格。逆反的则是,只见“人”,不见“女”,也就是看不到性别的存在和它的价值。实质上是男权主义变种,男权统治下女性自卑的极端形式。真实的女人既是“人”,又是“女”,是人的存在与性别存在的统一。一个健全男子在女人身上寻求的既是同类,又是异性。同样,在一个健全女人看来,倘若男人只把她看作无性别的抽象的人,所受侮辱的程度决不亚于只把她看作泄欲和生育的工具。
    也有一种说法是承认差异,互争高低。例如,莎乐美:她认为精子是箭头,卵子是圆圈,所以男人好斗外向,女人温和内向;性生活中,在快感上女人全身心投入,男人集中于性器官,所以女人整体性能力高于男。那我就反问:精子像轻盈的鱼,卵子像迟钝的水母,是否意味男比女活泼可爱;性生活中,男人射出,女人接受,是否意味女是被动性别。我想不能这么说的。叔本华说,男人几天产生数亿精子,女人一月产生一卵,所以一个男人应娶多妻,一个女人应忠于一个丈夫。我也反问:在一次幸运性交中,上亿精子里只有一个被卵子接受,其余均遭淘汰,是否意味男在数量上过于泛滥,应由女加以筛选而淘汰掉大多数?所以性生理现象的类比不能成为性别褒贬的论据。
    我认为否认差异是愚蠢的,争优劣高低是无聊的。正确做法是把两性差异本身当作价值,增进共同幸福。大自然的杰作不是单独某一性,而正是两性的差异,差异中倾注了造物主的全部灵感。超出一切性别论争的事实是,自有人类以来,两性就互相吸引和寻找,不可遏止地要结合为一体。柏拉图《会饮》中曾经提到:找回自己的另一半。寓意之一是:两性特质,孤立起来都是缺点,结合起来才成优点,大自然规定两性要互补。寓意之二是:两性特质的区分仅是相对的,从本原上说并存于每个人身上。因此,一个人越是蕴含异性特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和完整。优秀男女往往雌雄同体,集两性优点于一身,既有本性别的鲜明特质,又巧妙揉进另一性别优点。例如,刚强与柔弱、力与美的统一,男人只刚不柔是生硬,女人只柔不刚是软弱。这是相对的,但相对不是取消这种差别。前提是保持本性别优点。丢掉了就很难优秀。例如,女人只刚不柔,“爷们气”;男人只柔不刚,“娘们气”,都让人反感。又如,女人直觉迟钝,男人逻辑思维混乱,都是智力缺陷。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女性的特质和价值?我认为女人的感性直觉上很好,许多哲学家指出,女人的思想方式偏于形象、具体。易受感情支配,重视人超过事情本身。相信梦,易受暗示,比如受气功、摇滚的影响。女人不喜欢抽象、逻辑。尼采说过,女人对科学有一种隐秘蔑视,仿佛被她们用某种方式打过屁股似的。叔本华讥笑女人的精神发育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但我认为感性是基础,比理性更根本、更宝贵。有丰富的感性和直觉,未上升到理性,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感性退化,只有概念和逻辑。你们认为谁更智慧呢?我再谈谈女人搞哲学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喜欢哲学的女人,也许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想从哲学求进一步的训练;也许有一颗痛苦的灵魂,想从哲学找解脱的出路。可惜的是,在多数情形下,学了哲学,头脑变得复杂、抽象也就是不聪明了;灵魂愈加深刻、绝望也就是更痛苦了。看到一个聪慧的女子陷入概念思辨的迷宫,说着费解的话,我不免心酸。看到一个可爱的女子登上形而上学的悬崖,对着深渊落泪,我不禁心疼。坏的哲学使人枯燥,好的哲学使人痛苦,两者都损害女性的美。”
    我认为女人性格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弹性,比如女人合群,善于妥协和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善于营造轻松的氛围。女人适合于外交、媒体。“男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创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传播文化。”我喜欢女人的弹性。关于女人的独立性。由男人眼光看,太依赖的女人是可怜的,太独立的女人是可怕的。应是人格上独立,情感上互相有所依赖。当今最富独立性的女人:女强人,女独身者。你和她们深谈也会发现,她们内心其实是希望情感上有个依赖的。
    我认为女人性格的第三个特点就是韧性,一般人认为女人软弱。哈姆雷特说:“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曾经有一个女人向伏尔泰透露秘密:“女人在用软弱武装自己时最强大。”有人说俏皮话:“当女人的美眸被泪水蒙住时,看不清楚的是男人。”女人在多数场合比男人更能适应环境,更经得住灾难的打击。有韧性。如果说男人喜欢女人弱中有强,那么,女人则喜欢男人强中有弱。女人本能地受强有力的男子吸引,但她并不希望这男子在她面前永远强有力。一个窝囊废的软弱是可厌的,一个男子汉的软弱却是可爱的。正像罗曼。罗兰所说:“在女人眼里,男人的力遭摧折是特别令人感动的。”她最骄傲的事情是亲手包扎她所崇拜的英雄的伤口,亲自抚慰她所爱的强者的弱点。这时候,不但她的虚荣和软弱,而且她的优点——她的母性本能,也得到了满足。母性是女人天性中最坚韧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世上就没有她承受不了的苦难。
    在面临人生灾难和重大抉择的时刻,女人往往比男人理智。她们同样悲痛难当,但她们能够不让感情蒙蔽理智。这也许是因为,男人的理智是逻辑,与感情异质,容易在感情的冲击下溃散;女人的理智是直觉,与感情同质,所以能够在感情的汹涌中保持完好无损。也许可以说,男人站得高些,视野宽些,所以容易瞻前顾后,追悔往事,忧虑未来。但是,女人的状态是更健康的,她们更贴近生命的自然之道。当男人为亲人的去世痛心疾首时,女人嘹亮地抚尸恸哭,然后利索地替尸体洗浴更衣,送亲人踏上通往天国的路。
    男人凭理智思考,凭感情行动。女人凭感情思考,凭理智行动。所以,在思考时,男人指导女人,在行动时,女人支配男人。女人的理智表现为非常自制,头脑始终清醒,善用一切有利条件。她们把它作为她们的基本特征遗传给她们的孩子,而父亲提供的则是比较幽暗的意志背景。他的影响仿佛决定了新生命将要据以演奏的节奏与和声;而旋律却是来自女人。——对善动脑筋的人说的话∶女人拥有理智,男人拥有情感和激情。至于男人事实上运用他们的理智卓有建树,并不与此矛盾∶他们拥有更深刻强大的原动力;是这种原动力承载他们那原本消极的理智走得这么远。常常令女人暗自惊奇的是,男人们竟如此敬慕她们的情感。在选择配偶时,男人最想要一个深刻的、情感丰富的人,而女人最想要一个聪明、头脑清醒并且有光彩的人,这就使我们十分清楚地看到,男人是在寻找理想化的男人,女人是在寻找理想化的女人,因此,他们都不是在寻找补充,而是在寻找自己优点的完成。
    所谓形而上的冲动总是骚扰男人,他苦苦寻求着生命的家园。女人并不寻求,因为她从不离开家园,她就是生命、土地、花、草、河流、炊烟。男人是被逻辑的引线放逐的风筝,他在风中飘摇,向天空奋飞,直到精疲力竭,逻辑的引线断了,终于坠落在地面,回到女人的怀抱。我不知道什么是现代女性美,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女性美在于女性身上那些比较永恒的素质,与时代不相干。她的服饰不断更新,但衣裳下裹着的始终是作为情人、妻子和母亲的同一个女人。
    女人比男人更接近自然之道,这正是女人的可贵之处。男人有一千个野心,自以为负有高于自然的许多复杂使命。女人只有一个野心,骨子里总是把爱和生儿育女视为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一个女人,只要她遵循自己的天性,那么,不论她在痴情地恋爱,在愉快地操持家务,在全神贯注地哺育婴儿,都是最美的形象。我的意思不是要女人回到家庭里。妇女解放,男女平权,我都赞成。女子才华出众,成就非凡,我更欣赏。但是,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
    就关心的领域而言,女性智慧是一种尘世的智慧,实际生活的智慧。女人不像男人那样好作形而上学的沉思。弥尔顿说:男人直接和上帝相通,女人必须通过男人才能和上帝相通。依我看,对于女人,这并非一个缺点。一个人离上帝太近,便不容易在人世间扎下根来。男人寻找上帝,到头来不免落空。女人寻找一个带着上帝的影子的男人,多少还有几分把握。当男人为死后的永生或虚无这类问题苦恼时,女人把温暖的乳汁送进孩子的身体,为人类生命的延续做着实在的贡献。林语堂说过一句很贴切的话:“男子只懂得人生哲学,女子却懂得人生。”如果世上只有大而无当的男性智慧,没有体贴入微的女性智慧,世界不知会多么荒凉。高尔基抑揄说:“上帝创造了一个这么坏的世界,因为他是一个独身者。”我想,好在这个独身者尚解风情,除男人外还创造了另一个性别,使得这个世界毕竟不算太坏。
    代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是如何谈女人的呢?“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因为这时她牺牲一切,别的一切她都认为毫无价值。”尼采知道女人爱得热烈和认真。“女人心中的一切都是一个谜,谜底叫做怀孕。男人对于女人是一种手段,目的总在孩子。”
    尼采知道母性是女人最深的天性。他还说:真正的男人是战士和孩子,作为战士,他渴求冒险;作为孩子,他渴求游戏。因此他喜欢女人,犹如喜欢一种“最危险的玩物”。把女人当作玩物,不是十足的蔑视吗?可是,尼采显然不是只指肉欲,更多是指与女人恋爱的精神乐趣,男人从中获得了冒险欲和游戏欲的双重满足。女人比男人更属于大地。一个男人若终身未受女人熏陶,他的灵魂便是一颗飘荡天外的孤魂。惠特曼很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对女人说:“你们是肉体的大门,你们也是灵魂的大门。”当然,这大门是通向人间而不是通向虚无缥缈的天国的。男人常常责备女人虚荣,女人的确虚荣,她爱打扮,讲排场,喜欢当沙龙女主人。叔本华为此瞧不起女人。他承认男人也有男人的虚荣,不过,在他看来,女人是低级虚荣,只注重美貌、虚饰、浮华等物质方面,男人是高级虚荣,倾心于知识、才华、勇气等精神方面。反正是男优女劣。同一个现象,到了英国作家托马斯。萨斯笔下,却是替女人叫屈了:“男人们多么讨厌妻子购买衣服和零星饰物时的长久等待;而女人们又多么讨厌丈夫购买名声和荣誉时的无尽等待——这种等待往往耗费了她们大半生的光阴!”
    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虚荣。世上也有一心想出名的女人,许多男人也很关心自己的外表。不过,一般而论,男人更渴望名声,炫耀权力,女人更追求美貌,炫耀服饰,似乎正应了叔本华的话,其间有精神和物质的高下之分。但是,换个角度看,这岂不恰好表明女人的虚荣仅是表面的,男人的虚荣却是实质性的?女人的虚荣不过是一条裙子,一个发型,一场舞会,她对待整个人生并不虚荣,在家庭、儿女、婚丧等大事上抱着相当实际的态度。男人虚荣起来可不得了,他要征服世界,扬名四海,流芳百世,为此不惜牺牲掉一生的好光阴。
    当然,男人和女人的虚荣又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实际上在互相鼓励。男人以娶美女为荣,女人以嫁名流为荣,各自的虚荣助长了对方的虚荣。如果没有异性的目光注视着,女人们就不会这么醉心于时装,男人们追求名声的劲头也要大减了。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当我独自面对自然或面对女人时,世界隐去了。当我和女人一起面对自然时,有时女人隐去,有时自然隐去,有时两者都似隐非隐,朦胧一片。文明已经把我们同自然隔离开来,幸亏我们还有女人,女人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最后纽带。
    女性本来就比男性更富于人性的某些原始品质,例如情感、直觉和合群性,而由于她们相对脱离社会的生产过程和政治斗争,使这些品质较少受到污染。因此,在“女人”身上,恰恰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性别存在的“女”,更多地保存和体现了人的真正本性。同为强调“女人”身上的“女”,男权偏见是为了说明女人不是人,现代智慧却是要启示女人更是人。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让安德列和彼尔都爱上娜塔莎,这是意味深长的。娜塔莎,她整个儿是生命,是活力,是“一座小火山”。对于悲观主义者安德列来说,她是抗衡悲观的欢乐的生命。对于空想家被尔来说,她是抗衡空想的实在的生活。男人最容易患的病是悲观和空想,因而他最期待于女人的是欢乐而实在的生命。男人喜欢上天入地,天上太玄虚,地下太阴郁,女人便把他拉回到地面上来。女人使人生更实在,也更轻松了。
    我相信,有两样东西由于与自然一脉相通,因而可以避免染上时代的疾患,这就是艺术和女人。好的女人如同好的艺术一样属于永恒的自然,都是非时代的。也许有人要反驳说,女人岂非比男人更喜欢赶时髦?但这是表面的,女人多半只在装饰上赶时髦,男人却容易全身心投入时代的潮流。女人总是把大道理扯成小事情。男人总是把小事情扯成大道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明日益暴露其弊病,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从女性身上发现了一种疗救弊病的力量。对于这种力量,艺术家早有觉悟,所以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哲学家们也纷纷觉悟了。马尔库塞指出,由于妇女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世界相分离,这就使得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地保持自己的感性,也就是说,比男人更人性化。他得出结论: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一个女性社会。法国后结构主义者断言,如果没有人类历史的“女性化”,世界就不可能得救。女性本来就比男性更富于人性的某些原始品质,例如情感、直觉和合群性,而由于她们相对脱离社会的生产过程和政治斗争,使这些品质较少受到污染。因此,在“女人”身上,恰恰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作为性别存在的“女”,更多地保存和体现了人的真正本性。同为强调“女人”身上的“女”,男权偏见是为了说明女人不是人,现代智慧却是要启示女人更是人。当然,我们说女性拯救人类,并不意味着让女性独自承担这救世重任,而是要求男性更多地接受女性的熏陶,世界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人类更多地具备女性的品格。
    让我明白地说一句吧:依我看,“现代”与“女性美”是互相矛盾的概念。现代社会太重实利,竞争太激烈,这对于作为感情动物的女性当然不是有利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正的女性即展现着纯真的爱和母性本能的女人日益减少,又有什么奇怪呢?不过,同时我又相信爱和母性是女人最深邃的本能,环境只能压抑它,却不能把它磨灭。受此本能的指引,女人对于人生当有更加正确的理解。男人们为了寻找幸福而四面出征,争名夺利,到头来还不是回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女人和孩子身边,才找到人生醇美的幸福?所以,为了生存和虚荣,女人们不妨鼓励你们的男人去竞争,但请你们记取我这一句话:好女人能刺激起男人的野心,最好的女人却还能抚平男人的野心。
    在事关儿子幸福的问题上,母亲往往比儿子自己有更正确的认识。倘若普天下的儿子们都记住母亲真正的心愿,不是用野心和荣华,而是用爱心和平凡的家庭乐趣报答母爱,世界和平就有了保障,我还认为女性是永恒的象征。如果一定要在两性之间分出高低,我相信老子的话:“牝常以静胜牡”,“柔弱胜刚强”。也就是说,守静、柔弱的女性比冲动、刚强的男性高明。老子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性主义者,他一贯旗帜鲜明地歌颂女性,最典型的是这句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翻译成白话便是:空灵、神秘、永恒,这就是奇妙的女性,女性生殖器是天地的根源。注家一致认为,老子是在用女性比喻“道”即世界的永恒本体。那么,在老子看来,女性与道在性质上是最为接近的。
    无独有偶,歌德也说:“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细读《浮士德》原著可知,歌德的意思是说,“永恒”与“女性”乃同义语,在我们所追求的永恒之境界中,无物消逝,一切既神秘又实在,恰似女性一般圆融。在东西方这两位哲人眼中,女性都是永恒的象征,女性的伟大是包容万物的。大自然把生命孕育和演化的神秘过程安置在女性身体中,此举非同小可,男人当知敬畏。与男性相比,女性更贴近自然之道,她的存在更为圆融,更有包容性,男人当知谦卑。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宁波站 nb.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