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圣贤说的。阴阳失调,人生百病。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总概括,是一分为二,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水火、昼夜、男女、阴阳电等皆分阴阳。人在与自然相处和对待自己,时刻要维持阴阳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即适度调节、取中而用。比如大树荫,可以减裁而不砍伐。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动静合宜。五味平和,七情和调。其实,阴阳非一个玄学的代名词,它在四季风水自然中贯穿人的一生,无处不在。只是人们往往纠缠繁杂的事物,而忽略了这个大题目。大千世界,现象万千,归总是阴阳的变化,前面说的“守之以一”,就是风水自然与养生的基本法则和最高境界。人生处处皆风水,世间万物分阴阳。
对自然风水的选择、热爱、敬畏、感恩,呵护及顺应是从人心出发的,人不能绝对选择所居的地方,时常身不由己,不是任何人都能集居吉福之巢。风水在山川,风水在心中,本土即风水,山水并非无灵无情,好的风水就在你的内心深处,即便是好风好水,一旦人心不择,万事万物皆生了缺陷,人的情绪低落,。“相随心转”、“境由心造”,人有善念,天必从之。人有灵气,山水便有神韵,怨天尤人看不见好风水。因此,风水养生不赞成对自然过份干扰肆虐,胆大妄为将自讨苦吃。贪婪自私是养生大忌。居之吉,则常养,合理地与自然山水交往,共存共荣。如果不从自己做起,从人类自己的善美心性做起,纵然拥有更多的财富,一时行乐,但不是养生之道,只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春三月,为发陈。万物复苏,生命荫发,推陈出新,生气蓬勃,欣欣向荣。当此时令,不可做违背春生之气的事情,不然会伤肝,夏天会续发寒热病,影响人体对夏天的适应能力。夏三月为蕃秀,天地之气交汇,升降快速、万物繁茂充实,一派苍翠秀丽景象。要夜卧早起,不要对强烈的日光感到厌烦。外动内静、勿暴躁、使华英成秀,让心志与大自然一样欣荣。少睡常动,使气血得到宣泄。也不可暴晒中暑,出汗适度、免耗精气。若所爱在外,好像外面有美好喜欢的事情在等待你,这叫应夏气以养长,不然则伤心,到秋天易发寒热病。夏天收获生长的少,冬天可收起气血不足疾病。冬三月为闭藏,水冰地冻,阴寒之气当令,阴气伏于内。应夜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太阳光照到进门窗的时候,使情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即精神要内向内守,与冬气相应,要时时避免风寒邪气、亲近温暖、少出汗外泄。但不可长时期在热空调屋子里生活,这会违反自然规律、降低抵抗力、常发外感咳喘,诱发头风及腰腿痛病、冬季讲求养藏之道,须节嗜欲的养精。古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不懂藏精,到了春天易得传染热病,或发生四肢软弱麻木,春季阳气不能生长。水不生木,则木不荣,人感到特别困惑疲乏
古代风水学著术甚多,传统风水讲究堪察山水地势的龙、砂、水、穴、向。十分重视龙脉,陪衬、选址,水势流向和风向,称为五步法。阆中就是教材模式,中轴线上的吉穴,也就是现在的中天楼。其它地方采取补不足、损有余的办法加以补充和调整,就是养护。古人说,居之吉,则常养。比如阆中西北方嘉陵江边的防洪护城汉代石堤,雅称为鱼翅,可以减水势之猛,减弱风力,起到护卫城廓的作用。大凡凸显之处阳气盛,可多植树。荫密之地可使之稀疏,水泛可导引,这是简单的平衡法。天气,直接影响生态,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太过叫做六淫。而雨、露、冰、雪、霜、雾明晦等等是气之变,正常有益,非常态则有害,这些是风水的重要元素。早在两千年以前,古人已对四季风水与养生祛病延年进行了精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