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对产品及研发管理的培训与提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培训安排不尽合理,导致效果不明显,投入产出比不高。这里,我将多年来的研发管理培训方面的心得作以归纳,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些启发。
一、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
培训必须与企业战略和业务需要保持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公司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来安排;
将组织目标与组织能力相比较,将会得到需要提升的能力集合,然后根据工作的阶段重点进行整体的规划。这种规划应该不仅仅是月度、季度和年度的,还应该有更加长期的规划作为总体纲领,然后再进行分阶段的实施。
二、外部与内部相结合
适当引入外部培训,可以借鉴先进的理念、方法与工具,但内部的培训工作不可忽视,它对于企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内部讲师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起来,鼓励更多的管理者与核心人员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分享。
三、理念先行
很多公司都在培训上强调所谓的“落地”、“实用”。但实际上,如果思想不转变,仅仅拿着一些工具和具体的方法也是无法产生实际效用的。在学习理念方面,一些公司的管理者会误以为其“空洞”、“太泛”,而实际上,这正式缺乏正确认知的表现。
四、培训、辅导、实践相结合
培训中,讲师的讲解与分享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课后学员的执行与实践,只有实际运用,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员往往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辅导。因此,在培训后安排适当的辅导实践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天华夏的咨询式培训就是采用了这种形式,在众多企业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五、选择优秀的供应商
选择讲师实力雄厚,能够持续服务的培训供应商。在选择中,不要仅仅看规模和课程的全面性,更为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讲师队伍。只有拥有专职讲师队伍的咨询公司,才可能提供前后一致的,可持续的培训与辅导。大部分培训公司采取聘请自由讲师的方式来提供服务,这种情况下,由于讲师与培训机构之间缺乏默契和长期关系,多数情况下无法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培训服务。
六、长期投资,持之以恒
管理类培训是一种战略性的长期投入,不应期待它在短期内产生立竿见影、翻天覆地的效果,这种预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能够长期保持,人才队伍的观念逐步转变、能力持续提升,最终将产生巨大的价值,远远超过培训的投入。
七、不要过分关注培训的气氛问题
好的讲师能够很好的把控课堂的氛围。但有些培训组织者过度的强调课堂气氛,结果导致一些讲师将注意力过多的用于如何活跃气氛,如何让学员“满意”上面。实际上,培训是组织与管理者的要求,在达到组织目的的情况下培训氛围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有很多公司用学员的满意度调查表来衡量培训的组织是否成功,这是本末倒置的办法,很不可取。相比之下,应该更加重视培训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研发管理类培训,由于很多时候要挑战和改变学员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加上研发人员的性格特质,很可能会导致课堂气氛阶段性不够活跃,但只要培训的目的达到了,这种让步与平衡是需要的。
虽然还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分享,比如培训的形式、时间、场地的选择等等,但以上七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