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或提出封闭式的问题,人们就不需要思考;提出开放式问题,人们自然会思考。
提出问题是产生觉察力和责任感的最好方法。如果任何耳熟能详的问题都能够达到目的当然好,可惜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需要检查各类问题的有效。我会用体育运动中一个简单的类比进行说明。如果问人们什么是在所有球类运动中使用最频繁的指令,他们会告诉你:“盯住球。”
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盯住球当然非常重要,但“盯住球”的命令实际上会让你做得好吗?不会。如果会,那么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在运动场上表现出色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高尔夫球手放松的时候他的击球会更远更直,但是“放松”的命令会让他感到放松吗?不会,他可能会因此更加紧张。
如果命令一个去做他需要做的事,反而不能产出我们所需要的结果,那么什么会让我们达到目的呢?让我们尝试问一个问题。
“你在看球吗?”我们会如何回答?也许我们会辩解,也可能会撒谎,就像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问我们是不是注意听讲一样。
“你为什么不看着球?”我们会更加辩解,或者再加上一点儿分析。“我在看球。”“我不知道。”“因为我在想我的握杆动作。”或者更诚实的,“因为你让我分神并令我紧张。”
这些问题效果都不好,但请想想如下问题的效果:那个球朝你飞过来的时候,是朝哪一边旋转的?当球这次过网的时候,高度多少?这一次,或每一次它反弹起来的时候,它会旋转得更快还是更慢?当你第一眼看到球旋转时,它离你的对手多远?
这些问题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出发,它们创造出了其它问题或是命令不能实现的四个重要的效果。
这类问题促使球员观察球,否则他们无法回答此问题。
球员会比平常更加集中精神,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因此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输入。
这些答案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判断性的,因此没有自我批评或是伤害自尊的风险。
我们的教练有一个意见反馈图,他们有能力确认球员回答的正确性,因此了解球员是否聚精会神。
这让我们感到奇怪,为什么什么所有体育教育坚持发出一个无效的命令“盯住球”。可能有个主要原因:一是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它是否奏效,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二是他们更在意说了什么,而不是说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