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个人执行力取决于其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是否熟练掌握管人与管事的相关管理工具,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否具有执行力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等。团队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对此做出过自己的定义。通用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先生认为所谓团队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而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认为,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综上所述,团队执行力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应,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能动执行力是指主动积极、想方设法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主动积极,另一个是想方设法。这两个词就是“能动”的具体表现。能动的主要含义就在于主动积极、自觉自愿,而非被动和强迫;想方设法,而非等待观望。能动执行力的基本构成就是:第一、源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第二、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高效率; 第四、真正实现目标。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了能动执行力的有机整体。自觉自愿是基础,实现目标是结果,主动性与创造性、高效率是途径。没有自觉自愿,就不可能主动地、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去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仅凭自觉自愿也是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还必须要有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有高效率。
目标不明确。
高露洁的广告词:“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非常明确。目标再放大就是:“令牙齿更加坚固。”有了明确的目标,做事才会有方向,所以在谈执行力的时候,先要明确目标。目标可以放大,具体可将目标设定为基本目标、挑战目标和极限目标。有了方向和具体数量指标后,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目标既是牵引力,也是驱动力。
战略不清晰。
没有清晰的战略,是执行力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美国原零售业巨头凯玛特公司,起初从事低端产品销售,在遭遇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竞争打击后乱了阵脚,改为经营高端百货产品,在这一领域却又不敌国际第四大零售商塔吉特的竞争,结果凯玛特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从而走向失败。这一事例表明,战略不可以随便更改,不清楚自己的战略,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指令不明确。
高层没有清晰地将战略和目标传递给中下层,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执行起来必然会打折扣。
渠道不畅通。
渠道不畅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这是由于,当高层制定的政策中涉及到不利于中层的利益时,中层管理者出于本位主义考虑,而使信息传递不全或走样,结果执行在中层就遭遇障碍,打了折扣。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结果不畅通的渠道影响了执行力。
人员不到位。
没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就会令项目无法开展。缺乏应有的人才,致使执行力打折。
结构不合理。
机构臃肿,组织结构不合理,分工不合作,互相扯皮推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职责不清楚。
每个部门、岗位的职责不清楚,领导有任务就分摊,员工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无从完成本职工作。
跟踪不到位。
一些企业领导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管过程,只要结果。”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跟踪不到位,就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导致执行力低下。
标准不统一。
什么样的结果才是合格和满意的,往往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使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感到困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执行目标层层分解,并制定每个岗位的考核标准,使执行者有一个参照系和对照标准,不至于出现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现象。
奖罚不分明。
做多做少一个样,结果人人自求利益,工作没有积极性。
文化不务实。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不能太玄虚,刻意追求华而不实的文化,不利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培训跟不上。
美国有一项统计,企业每增加1美元的培训费投入,就会增加3美元的产出。所以,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一些企业不惜重金设立内部大学。相比之下,一些中国企业对员工培训不是那么重视,没有真正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企业执行力建设需要三大要素: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和领导力。在这其中,组织管理机制是基础,人力资源是提升,领导力是升华,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予以优化完善。
要让企业具备执行力,领导人必须展现下列七大重要行为:
1. 了解企业及员工
领导人必须掌握企业营运的真实情况,主动投入,参与实际的执行面,探索关键的细节,亲临现场 (公司本身及客户端) 查看以彻底了解情况,提出关键的问题以获致深入的了解,并引导部属解决问题;而不是仅看下属呈上来的报告。
提问时应采「苏格拉底式问答」,藉由反覆釐清,使对方领悟真理;而不应采质问的形式。
领导人也必须经常和各阶层员工互动,直接听取员工的声音。
2. 实事求是
领导人要有务实的精神,并且确保企业内的所有对话都要展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领导人要以务实的眼光审视企业,并和其他企业及外在现实情况作比较,以向外而非向内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进展。
3. 设定明确的目标及优先顺序
领导人要设法让大家把焦点集中在少数几项必须优先执行的重点,并让每个人都能清楚掌握,以确保企业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领导人也需要化繁为简,让大家容易了解、评估并展开行动,有执行力的领导人通常都言简意赅,直陈己见,因此他们的话语常能得到员工的遵循。
4. 后续追踪
领导人必须确保会议结束时,决定出有哪些事项需要进行、由谁执行、何时完成,并定期追踪执行进度。
5. 论功行赏
领导人必须根据绩效给予相对应的报酬,并有勇气对员工解释,为什麽他拿到的奖励不如预期中的好。
6. 传授经验以提升员工能力
传授经验是帮助他人提升能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优秀的领导人会善用每一次见面的机会来传授经验。
领导人应先观察员工的工作方式,再个别给予适切的指导,以此人的工作表现为实例,指出何者为优,何者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领导人应对员工提出关键、核心、能让真相浮现的问题,促使员工思考、反省及发现,并提供协助以修正错误、提升绩效。
7. 了解自我
领导人必须具备「情绪韧性」 (emotional fortitude),才能够诚实面对自己、企业及组织的真相 (及弱点),并包容员工有不同的意见、多元的观点、思想及成长背景。
沟通是前提。
这里有一个概念,既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即是: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