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项目时间管理的过程包括:活动的定义,活动的排序,活动的资源估算,活动的历时估算,制订时间进度计划,时间进度控制,下面介绍编制进度计划的4个关键过程。
1.活动定义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定义活动。通过分析项目工作说明书或合同内容,掌握了用户的需求,进而可以确定项目的范围,最后将项目范围进行工作分解,形成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单元是工作包,把工作包再分解成一个个活动,直到所有活动都被分解出来。这个分解工作包,形成更小单元——活动的过程就是活动定义过程。
2.活动排序
完成工作分解、定义活动的过程后,要根据各项活动的时间顺序或逻辑依赖关系,按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活动过程。这样,既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所有活动开始、结束的前后顺序,又可以预防项目工作顺序的颠倒,还可以降低返工现象的发生。
3.资源估算
定义了活动,形成活动的逻辑顺序,就应该对完成每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估算。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有一些项目管理类书籍,把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单列出去,只是强调物资资源,其实不太科学,因为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比如,用一个高技术人员工作1小时,就可以完成重要的工作,成本也就是他1小时的成本;如果换了5个一般技术人员,可能需要1天,甚至1周的时间去完成工作,这样5个人的成本可能就大于高技术人员的1小时的成本,而且这5个人需要的工具也多于那个高技术人员。在开展资源估算工作时,我们既要考虑资源的种类,又要考虑资源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时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利用资源。资源估算表格式详见《项目经理沟通管理技巧与实务》。
4.历时估算
历时估算是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如果这一环节出了差错,那么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将付诸东流。历时估算就是估算完成各项目计划的工时数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人时”“人日”“人周”“人月”“人次”等。历时估算的方法有专家判断法、自下而上估算法、类比估算法、三点估算法、参数估算法、项目管理软件法等,详见后面的常用方法、工具和技术部分。
注:以上内容摘自《项目经理沟通管理技巧与实务》